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浪奇财务舞弊案:高管被罚,公司整改进行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浪奇财务舞弊案:高管被罚,公司整改进行时

2020年9月27日,广州浪奇(000523.SZ)一则关于5.72亿元存货"不翼而飞"的公告震惊资本市场,揭开了这家日化行业老牌国企财务舞弊的冰山一角。随着监管调查的深入,一个涉及虚增营收、虚构存货、资金占用的财务造假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涉案金额高达百亿元,成为A股市场近年来罕见的舞弊案例。

01

舞弊实施:虚增营收与存货双管齐下

02

虚构贸易业务虚增业绩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广州浪奇通过虚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包括乙二醇、黄磷等商品交易,以及循环交易乙二醇仓单等方式,大规模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具体数据如下: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62.34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的21.6%;虚增营业成本60.24亿元,虚增利润2.10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18.07%。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66.51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的53.7%;虚增营业成本64.50亿元,虚增利润2.01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56.57%。
  • 累计虚增营收:128.85亿元,虚增利润4.11亿元(资料来源: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03

虚增存货美化资产负债表

为掩盖资金流向,广州浪奇将虚增的预付账款通过多层公司转移后,调整为虚假存货。具体数据如下:

  • 2018年:虚增存货9.56亿元,占当期披露存货的75.84%、总资产的13.54%、净资产的50.53%。
  • 2019年:虚增存货10.82亿元,占当期披露存货的78.58%、总资产的12.17%、净资产的56.83%。
  • 累计虚增存货:20.38亿元(资料来源:编号1、7搜索结果)。
04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广州浪奇还通过"采购货款"名义,将资金转移至关联方账户。主要涉及的关联方包括广州钿融、攀枝花天亿、会东金川及江苏琦衡。具体数据如下:

  • 2018年:向关联方转移资金11.78亿元,涉及贸易采购金额3.05亿元。
  • 2019年:转移资金24.49亿元,涉及贸易采购金额0.31亿元。
  • 江苏琦衡资金占用:2018-2019年累计转移0.96亿元(资料来源:编号1、8搜索结果)。
05

风险暴露:从存货失踪到债务危机

06

存货失踪事件引爆危机

  • 2020年5月:内部盘点发现瑞丽仓、辉丰仓存货账实不符,但未及时披露。
  • 2020年9月27日:公司公告称5.72亿元存货"不翼而飞",涉事仓库否认保管责任。
  • 2020年12月:存货账实不符金额扩大至8.98亿元(新增3154万元),涉及6个仓库(资料来源:编号3、6搜索结果)。
07

债务逾期与现金流危机

  • 2020年9月:披露逾期债务3.95亿元,应收账款逾期26.35亿元(占贸易业务应收账款的85.9%)。
  • 银行账户冻结:28个账户被冻结,涉及资金8059.87万元(资料来源:编号3搜索结果)。
08

会计处理矛盾引发质疑

  • 土地收储补偿款争议:2020年11月,公司将21.56亿元土地收储补偿款计入当期利润,与前期"不影响利润表"的表述矛盾,涉嫌虚增非经常性损益(资料来源:编号6搜索结果)。
09

监管介入:调查处罚与刑事追责

10

证监会立案与行政处罚

  • 时间节点
    • 2021年1月8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2021年11月11日:广东证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 处罚内容
    • 公司层面:罚款450万元,责令整改。
    • 责任人处罚
      • 原董事长傅勇国:罚款300万元,10年证券市场禁入。
      • 其他高管(陈建斌、邓煜等):合计罚款655万元(资料来源:编号1、7搜索结果)。
11

刑事追责与司法介入

  • 关联方立案:仓储公司实际控制人姚之琦因涉嫌犯罪被警方立案侦查。
  • 重整程序启动:2021年6月,立根融资租赁申请对广州浪奇破产重整,同年9月广州中院裁定受理(资料来源:编号2、7搜索结果)。
12

重整与后续影响

13

破产重整方案

  • 资本结构调整:以10股转15.69股的比例增发9.85亿股,总股本增至16.12亿股。
  • 债务清偿:10万元以下债权全额现金清偿;10万元以上部分以股票抵偿(每100元债权获15.13股,作价6.61元/股)(资料来源:编号7、9搜索结果)。
14

市场影响与启示

  • 股价波动:2020年9月事件曝光后股价腰斩(从5.13元跌至3.43元),市值缩水超50%。
  • 治理缺陷:内部控制失效、关联交易隐匿、审计程序失当(如未有效函证第三方存货)(资料来源:编号8搜索结果)。
15

学术分析框架建议

  1. 舞弊动因:结合"舞弊三角理论",分析压力(业绩对赌)、机会(内控漏洞)、自我合理化(行业特殊性)。
  2. 会计手段:聚焦虚增收入(循环交易)、存货舞弊(预付账款转化)、关联方资金占用三重路径。
  3. 监管反思:对比中美《证券法》对财务舞弊的界定差异,探讨我国信披违规处罚力度与投资者保护机制。

如需进一步数据或理论支撑,可结合具体章节需求补充细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