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践行师德之反思——高二语文教学札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践行师德之反思——高二语文教学札记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11MP1Nmn8m&docType=0
2.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JeHr7svFwF&docType=0
3.
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5585825.aspx
4.
https://m.bilibili.com/search?keyword=%E8%8B%8F%E6%AD%A6%E4%BC%A0
5.
https://m.zxxk.com/soft/37394446.html
6.
https://www.renjiaoshe.com/kewen/80629.html
7.
https://m.zxxk.com/soft/30792248.html
8.
https://www.1ppt.com/kejian/yuwen/784/kejian_7.html
9.
https://zy.21cnjy.com/18369726
10.
https://m.7cxk.com/p-3398749.html

在教授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时,我曾因过分追求“深度解读”而陷入误区。当学生质疑“屈原投江是否值得效仿”时,我机械地引用“爱国主义”标签作答,却忽略了个体生命价值的探讨。直到翻阅学生周记,发现有人写道:“老师总说屈原伟大,可我觉得他像课本里的标本,和我们隔着玻璃。”这句话如惊雷般点醒我——真正的师德不是复刻标准答案,而是让经典照进现实。

我重新设计课堂:以《离骚》中“香草美人”意象为引,让学生用短视频改编诗句。一位沉默寡言的男生将“长太息以掩涕兮”与父亲工地劳作的身影剪辑在一起,当屏幕闪过沾满水泥的手套与屈原的芰荷衣时,全班陷入沉思。这让我领悟:师德藏在教师打破教材边界的勇气里。

批改《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时,有位学生写道:“刘兰芝要是活在当代,会发朋友圈求助吗?”这本是创新视角,我却以“偏离主题”为由打了低分。后来在教研会上,老教师提醒:“经典的生命力在于常读常新,教师要当摆渡人而非守门员。”我羞愧地将评语改为:“建议将朋友圈文案扩展成现代版焦仲卿日记。”当学生交来充满网络用语的创意改写时,我看到了传统与现实的对话可能。

最深刻的反思来自跨学科实践。讲解《阿Q正传》时,与心理老师合作设计“精神胜利法”辩论赛,历史老师则引入晚清社会史料。看着学生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兴国”批判阿Q心态时,我真正明白:师德不仅是学科素养,更是打开教育格局的眼界。

如今面对必修下册《氓》,我不再急于讲解“弃妇形象”,而是让学生对比《简·爱》中的婚恋观。当有女生提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示着女性生命力的枯萎时,我在她眼底看到了古典诗词的当代觉醒。教育不是搬运知识的集装箱,而是点燃火把的引信——这或许就是师德在课文与现实的缝隙中生长的模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