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画中寻国色,乾隆朝的牡丹画是如此精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画中寻国色,乾隆朝的牡丹画是如此精美!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0412728_121119374

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荣华富贵和繁荣昌盛,深受宫廷喜爱。在清代乾隆朝,从皇帝到宫廷画家,都热衷于描绘牡丹。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牡丹的自然之美,更体现了画家们精湛的艺术造诣。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精美的乾隆朝宫廷牡丹画。

乾隆皇帝的御笔牡丹

乾隆皇帝常常以牡丹为表现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清 弘历 折枝牡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轴为乾隆皇帝五十七岁所绘墨笔牡丹,图右上方自识:“才报春归已大开,盆前颜色笑寒梅。相称富贵真无忝,原是热中场里材。盆中温牡丹正开偶写水墨折枝戏题以句,丁亥春朝御笔。”由诗文可知,此图是乾隆皇帝的写生之作,其画面布局简约,仅绘一枝盛开的牡丹,花瓣以墨线勾勒,叶片以水墨晕染,突显了牡丹形态之美。


清 弘历 并蒂牡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于七十一岁所绘《并蒂牡丹图》轴是他创作的另一幅写生画,图绘一枝双头牡丹插于素色釉瓷瓶之中,端庄典雅的花器与娇艳欲滴的牡丹,一出人工,一出天然,两相辉映,成为天人合一的双美。乾隆皇帝于诗塘处墨题“绚芳联珏”,表明画意。牡丹并蒂极少见,被视为吉祥瑞应,故而乾隆皇帝在御园见到它,不但以淡彩敷色的方式细腻刻画,还谕令工匠仿造此图用缂丝技法加以表现,以此寄托其企盼“平(瓶)安富贵”的良好愿望。

词臣画家笔下的牡丹

邹一桂


清 邹一桂 牡丹蕙兰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邹一桂在创作上特别注重写生,为了能妙笔生“花”。他在家中亲自培植了百余种花卉,闲暇时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貌形态,以获得真切的感性认知。其绢本设色《牡丹蕙兰图》轴是他在任官职期间献给乾隆皇帝的作品,款署“臣邹一桂恭画”,此图没有绘任何衬景,单绘两枝盛开的牡丹,但是由于邹氏在构思上巧于分枝布叶,因此花与叶、叶与叶以及繁复的花瓣之间疏密得当、错落有致。邹氏以明净冶艳的暖色晕染花卉,水色交融,色调层次丰富,不仅充满“阳光”、“空气”而且有着“满纸春色”的诗意。乾隆皇帝对邹氏这幅悉心绘制的牡丹图亦极其欣赏,亲笔在该图上书御制诗二首,以示重视。

钱维城




清 钱维城 牡丹二十四种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钱维城是与邹一桂同时在乾隆朝供职的词臣画家。擅画写意折枝花果,是乾隆皇帝最欣赏的词臣画家之一。钱维城一生画有大量以牡丹为题材的画作,如《牡丹二十四种图》卷、《牡丹图》轴、《牡丹碧桃图》轴、《杜鹃牡丹图》轴等。其中《牡丹二十四种图》卷绘二十四朵绽放的牡丹,它们仰俯顾盼有致,枝叶衔接交错有序,高低位置错落富有变化,从而成功地避免了在长卷上绘同一题材最容易出现的平铺、呆板等弊病,使得本是拼凑在一起的各色牡丹联结成为整体,呈现出归零化整的和谐之美。

他在每朵花头旁都以小楷标示出它们的芳名,记有“祥云红”、“佛头青”、“禁院黄”、“万卷书”、“金系腰”等,因此该图卷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具有重要的植物学价值,为研究牡丹品种提供了形象而真实的图像资料。本图卷所绘牡丹都是民间难得一见的珍贵品种,应该是乾隆御园中的观赏花卉。

汪承霈


清 汪承霈 万寿长春图册(十二开选一)
故宫博物院藏

汪承霈在《万寿长春图》册牡丹一页中绘牡丹花丛与太湖石相依傍,两株牡丹,俯仰相向,姿态娇媚,为写生之作。牡丹的花与叶运用恽氏“没骨”技法,呈现如流光溢彩般的韵致。

福长安


清 福长安 绮序胪芳图册(二十四开选一)
故宫博物院藏

福长安在《绮序胪芳图》册牡丹一页中绘一朵粉牡丹与白海棠相交缠枝的景象,寓意“富贵满堂”。画家如同摄影特写一般,对牡丹进行了细腻地刻画。画面采用传统的“折枝”构图,但不做断枝描写,着意表现牡丹的蓬勃旺盛。其笔致灵动,点染勾画细腻又率逸,牡丹形象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达到色、光、态、韵俱佳的艺术境界。

职业画家笔下的牡丹

郎世宁


清 郎世宁 花鸟图册(十开选一)
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作为来自意大利的西洋画家,有着深厚的素描功底,对花卉的观察和表现技法也与中国画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审美,在花卉画创作上做了中西合璧的改变,从其献给皇室的《花鸟图》册中可见一斑。

这套图册共十页,分别绘有牡丹、兰花、罂粟、蝴蝶、芍药、石竹、莲花、鸡冠、腊梅天竹、菊花,牡丹作为最重要的花卉,排在了第一开。郎世宁采取了中国画传统的构图方式,绘它在自然环境下茁壮生长的状态。在花叶茎干的表现上,郎世宁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光线明暗的变化,以深浅不同的色调、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瓣、叶片的质感和厚度,使之栩栩如生。此图及同册其他绘画,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不仅让内阁大臣梁诗正在每开画页的对开题诗,而且还将该图册收录至《石渠宝笈续编》中,加以著录。

余省


清 余省 牡丹双绶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颇受乾隆皇帝赏识的宫廷画家余省和弟弟余穉,自幼在其父余珣教诲下,工于花鸟写生,以笔法工致、造型生动、设色清丽闻名。入宫后受到西洋画风的影响,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被列为画院处一等画画人。

余省绘制的《牡丹双绶图》轴,刻画了苍松、太湖石、牡丹、绶带鸟、吐绶鸡、水仙、菊花、绿竹等物象,巧妙地通过它们的谐音或寓意,表达“富贵长寿”、“富贵吉祥”的愿望。绘画技法兼工带写,其中花团锦簇的牡丹位于画轴的中部,突出的位置使它成为画面构图的重点,此图与郎世宁《嵩献英芝图》轴的构图和画风非常相似,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参考资料:《丹青染花枝——乾隆朝宫廷牡丹绘画欣赏》陶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