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国家标准《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近日,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招待所召开的国家标准《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宣贯会上,多位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标准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企业竞争力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国家标准则是其重要保障。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进才指出,此次大会对于推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GB/T 40957-2021)是2022年6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原则、指标、方法、流程、要求、报告、结果应用、文档管理和持续改进。该标准适用于企业开展自身管理和同行业比较评价活动。第三方机构评价活动也可参照使用。
标准制定背景与意义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主体,竞争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资本。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已完全从中国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竞争力更成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赢得成功的唯一武器。企业迫切需要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需要认清自身的地位与处境,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由于企业间的异质性,特别是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无法直接进行竞争力比较,因此中国生产力学会以构建一套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牵头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起草了该标准。
标准的核心内容
该标准涵盖了基础能力、经营能力、财务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文化等多个维度的评价。具体包括:
- 基础能力:企业的基本资质、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等
- 经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客户关系管理等
- 财务能力: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状况等
- 创新能力: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创新能力等
- 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
- 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团队凝聚力等
实际应用案例
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
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基于该标准制定了《软件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规范》,对软件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研发能力等进行了具体要求。标准由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以及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共同提出。
江苏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2024年,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启动了“2024年江苏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工作。最终,依据《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规范》,以行业统计数据为基准,对参与企业的竞争力要素进行评价,并结合专家评议,产生2024年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南京市有72家涉软企业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一。
其中,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入选“规模型”;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成长型”;41家企业入选“创新型”,数量全省第一;南京联迪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出口型”。
大汉软件研发的“星汉”Galaxy大模型成功上榜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作为一家专注于数字政府领域专业的软件开发商和技术服务商,该公司于去年9月推出“星汉”Galaxy大模型,推动数字政府实现全流程、全渠道、全场景智能化升级。“与通用大模型相比,‘星汉’支持私有化部署,确保数据不出域,从而全方位满足政企客户在应用大模型时的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可信管理等需求。”大汉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续赋能电力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变电站主辅一体巡视方案、无人机巡视方案、虚拟电厂服务方案、新能源远程智能巡视等解决方案,实现电力全场景应用深度覆盖。公司CEO庞海天博士表示,在现有基础上,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
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将AI人工智能技术与CAE技术相融合,为工业领域设计人员提供“一站式”工具软件,产品覆盖工业产品研发流程全链条,客户涵盖能源动力、船舶海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各个行业领域。
上海市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采取企业自愿、免费服务的原则,在1500多家会员企业中开展了“2024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活动”。依据《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规范》(T/SSIA 0001-2018),以行业统计数据为基准,对参与企业的竞争力要素进行了评价,并结合专家评议,产生了2024上海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
专家观点
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进才指出,此次大会对于推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以基础能力、经营能力、财务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文化等7个一级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该标准将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竞争力评估工具,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结
《企业竞争力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科学、系统的竞争力评价框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可以看出,该标准已经在多个地区和行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参与到标准化评价中来,必将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