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晕船、晕3D……竟是因为眼睛和耳朵意见不统一
晕车、晕船、晕3D……竟是因为眼睛和耳朵意见不统一
晕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不仅包括晕车、晕船等传统意义上的运动病,还包括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电子晕动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晕动症的成因、症状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您在出行和娱乐时避免不适。
什么是晕动症?
晕动症,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等,是一种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运动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这些症状通常在离开交通工具后可以减轻或消失。
引发晕动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之间的信息不一致导致的。其中前庭系统位于内耳,负责感受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以晕车为例,眼睛看到车里的是相对稳定的环境,我们的双脚也没有移动,但前庭系统感受到的是车在动。这种不一致的信号让大脑十分困惑,从而引发晕动症的症状。
打游戏/看3D电影眩晕呕吐也是晕动症吗?
是的!打游戏或看3D电影引起的眩晕和呕吐也属于晕动症的一种,一般被称为电子晕动症。主要发生于观看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3D电影、电子游戏或使用VR设备时。电子晕动症的原理也是由于视觉输入与前庭系统感知到的信息不一致导致的。
如何缓解晕动症状?
晕动症(包括晕车、晕船等)和电子晕动症虽然症状相似,但它们的缓解方式有所不同。
晕动症(晕车、晕船)
- 选择合适座位:比如车辆的前排座位,船的中间部位,或飞机的靠窗座位
- 保持视线稳定:尽量避免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眼睛看向窗外远处的固定点
- 保持车内空气新鲜:避免闻到油腻或强烈的气味
- 适量饮食:不要吃得过饱,避免油腻或重口味的食物
- 保持充足睡眠:确保在旅行前有足够的休息
- 保持良好的心态:担心、焦虑、恐惧等情绪波动也可能加剧晕动症的症状
- 晕车药:晕车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缓解晕动症也有不错的效果,但仅用于乘客
电子晕动症
-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 保持适宜的观看距离
- 采取渐进式适应策略
- 注意游戏时长
- 调整游戏设置
晕动症对身体有危害吗,需要去医院治疗吗?
不用担心!晕动症是一种暂时性的不适,通常在停止乘坐交通工具后症状就会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只有极少数症状非常严重或持续不退的情况才需要医疗处理。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组胺药、抗胆碱药、止吐药等。除了药物,习服训练也有效,反复暴露(就是多乘车)症状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热门Q&A
01 吃晕车药能缓解打游戏眩晕吗?
晕车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晕动宁等)能够抑制前庭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减少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些药物对传统的晕动病(如晕车、晕船)有效,对因虚拟环境或游戏引起的晕动病也有一定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吃药,建议在吃之前咨询医生。大家一定要注意适度游戏,如果你在打游戏过程中出现了电子晕动症的症状,应该注意休息,而不是硬撑着吃晕车药打游戏。毕竟玩游戏还是为了娱乐放松,别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信号,健康游戏!
02 晕车药对身体有危害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能用药吗?
晕车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嗜睡、口干、眼干、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多数情况下,这些副作用在停药后会消失。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前列腺肥大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青光眼患者要谨慎用药,尤其是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因为可能会增加眼内压,加重青光眼症状。
03 晕动症遗传吗?为什么儿童更容易晕车?随着年龄增长会减轻吗?
确实有研究观察到,如果父母或家族中其他成员有晕动症,那么孩子有较高的晕动症倾向,但确切的结论还有待证实。儿童更容易晕车的原因包括:前庭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运动刺激更敏感;儿童的头部相对于身体较大,这意味着在车辆运动时,头部和身体的移动可能会有更大的差异,导致前庭和视觉信息的不匹配更明显,从而引发晕动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庭系统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也更能适应运动刺激,晕动症状通常会减轻。
04 打游戏时看见游戏角色从高处跳下,身体也会不自觉地感觉自己在下坠且心脏也会产生一些反应,这是为什么,也属于晕动症吗?
这种现象称为“模拟晕动症”。当看到游戏角色从高处跳下时,视觉系统接收到了下坠的信号,但身体实际上并没有移动,这就导致了视觉和前庭系统之间的信号不一致。大脑试图解释这些冲突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心跳加速、出汗、恶心等,这些都是身体对感知到的“危险”情况的自然反应。
05 贴生姜、闻橘子皮等方法有缓解作用吗?
姜被认为具有抗恶心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生姜可以缓解晕车症状,将生姜切片贴在手腕内侧或制成生姜茶饮用具有一定的防晕效果。橘子皮含有精油,其清新的气味可能有助于缓解恶心感。
06 出现眩晕症状一定是晕动症吗?
眩晕是一种症状,有多种可能的原因,出现眩晕症状不一定就是晕动症!如果出现频繁或严重的眩晕症状,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严重头痛、平衡不稳、耳鸣、听力下降、讲话困难等),应该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听力检查、血液检查、脑部成像(如CT或核磁共振)等,以确定眩晕的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