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奇楠的形成
带你了解奇楠的形成
奇楠,又称棋楠,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其形成过程至今仍是一个谜。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奇楠形成的几种主要说法,带您深入了解这种神秘香料的诞生过程。
奇楠的产生与沉香相似之处颇多,首先都是自瑞香科、沉香属的树种结出;其与沉香的区别是感染的真菌不同,因此抗体反应不同,再加上地域、土壤特点等等,由瑞香科沉香属的树种结出不同于沉香的香。
奇楠的形成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这也给奇楠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我们采集了迄今对于奇楠形成的几种说法,以供交流探讨。
海南大观沉香公司奇楠沉香手串
根据古今书籍中对奇楠的记载,而将成因分类:
1.蚁穴石蜜浸泽
《崖州志》:伽楠,杂出于海上诸山。凡香木之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毕温,故为大蚁所穴。大蚁所食石蜜,遗渍香中,岁久渐浸,木受石蜜,气多凝而坚润,则奇楠成。其香本未死蜜气未老者,谓之生结。上也。
《崖州志》
木死本存,蜜气膏于枯根,润若饧片者,谓之糖结,次也。岁月既浅,木蜜之气未融,木性多而香味少,谓之虎斑金丝结,又次也。其色如鸭头绿者,名绿结。掐之痕生,释之痕合,挼之可圆,放之仍方,锯则细屑成团,又名油结,上之上也。伽楠本与沉香同类而分阴阳。或谓沉香,牝也。味苦而性利,其香含藏,烧乃芳烈,阴体阳用也。伽楠,牡也。味辛而气甜,其香勃发,而性能闭二便,阳体阴用也。
2.蠎蛇洞蜜香结
明代慎懋官所著《华夷续考》载:奇楠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虽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蛇(蟒)所穴。蛇食蜜,归而遗渍于香中,岁久渐浸,木受蜜结而坚润,则香成矣……率多巧合,颇若天成。
然而,现今香农采香分享出来的经验之谈也曾提到取香时遇到大蛇守木的情况,只因蛇穴所在罢了。
3. 雌雄同体共生
沉香收藏名家张丹阳在《琼脂天香》一书中关于奇楠的形成是这样描述的:奇楠虽是沉香的共生体,但它是在何种部位呢?是同生一树还是雌雄共体?抑或一半一半呢?
一般认为,奇楠与沉香中的死沉才是共生体,共生过程中油脂的醇化使得另一部分沉香在此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这就是奇楠。有奇楠则必有沉香,但有沉香不一定必有奇楠。
4.真菌侵入转化
有不少行内老前辈认为奇楠的成因是白木香木心部分受特定真菌侵入作用所成,完全是膏状物,而非木质与油腺共生物,人们通过显微镜可以发现,奇楠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沉香的油脂腺则历历分明。沉香的形成如蚌病得珠,是一种木质与香脂共存的渐变现象,尽管白木香结香的过程都离不开真菌的生物化学作用,但菌种不同造就了奇楠的形成。
5.白蚁蛀食堀成
沉香树经过长久的生长磨炼,倒伏后,白蚁筑巢,经受白蚁的蛀食,并且白蚁的唾液渗透入本,在蚁堀下历经百年甚至千年后于泥土中转化形成奇楠,闻名已久的菩薩奇和海南奇就属此类。
海南大观沉香公司奇楠沉香品种——油叶子
奇楠不是单一条件形成,香树(蜜香种)被蚂蚁或野蜂筑巢其中,蚁酸、甘露或野蜂的石蜜、蜂浆被香树活体的香腺吸收,并结合了一种特殊真菌逐步演变。这种过程经过不断累积导致香树从根部或某个枝干部位折断、倒架,并埋在土中,其寄生真菌和树脂不断吸收合成,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直至被香农掘出……这种说法比较被业界所接受。
蚁酸、甘露或野蜂的石蜜、蜂浆是“契因”,而真菌是“缘”,历经百千年的沉淀和沉靜,丰润和磨炼而成就出奇楠为“果”,五世的福德才有缘品得奇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