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紫金山彗星过后:行星防御的新动向与国际合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紫金山彗星过后:行星防御的新动向与国际合作

引用
中华网
11
来源
1.
https://military.china.com/news/13004177/20250208/47946401.html
2.
https://stimes.sciencenet.cn/info1.aspx?id=4496
3.
https://www.stdaily.com/cehua/Sep28thk/202209/37efeade863f41bfa8af29e2feeb9173.shtml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2/538504.shtm
5.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29361.shtm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47699
7.
https://starwalk.space/zh-Hans/news/next-visible-comet-2024-c2023-a3-forecast
8.
http://www.news.cn/20240905/8398362f7fbb45c29add8dd9d388558f/c.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27/4a6375e4b3cd4d7aa3a2303cc175cf63/c.html
10.
https://starwalk.space/zh-Hans/news/c2023-a3-tsuchinshan-atlas-next-comet-visible-from-earth-2024
11.
http://www.casisd.cn/zkcg/ydkb/kjqykb/2023/kjqykb202306/202306/t20230615_6778537.html

2024年10月,紫金山-ATLAS彗星(C/2023 A3)在夜空中划过一道亮丽的轨迹,其巨大的绿色彗发和壮观的彗尾令天文爱好者们惊叹不已。这颗来自太阳系边缘的“不速之客”在10月12日达到距地球最近点(0.47天文单位),随后开始远离地球,预计将在未来20年内逐渐消失在太阳系的深处。

这颗彗星的到访虽然没有对地球构成威胁,但却引发了人们对行星防御问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人类在应对潜在的太空威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4年底,智利的一个小行星警报系统发现了一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2024 YR4,计算显示它可能在不到7年内撞击地球。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全球关注,联合国迅速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这是该协议首次被用于应对潜在的天体撞击威胁。科学家们初步估算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1%,后续研究更是将这一概率提高到了1.6%。尽管撞击概率不高,但考虑到其潜在的严重后果,全球天文学界和各国政府都不敢掉以轻心。

美国作为行星防御领域的先驱,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近地天体项目办公室”,并建立了多个地面观测系统,如卡特林那巡天系统、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等。2009年,美国还发射了“天基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卫星”(NEOWISE),大大提升了天基观测能力。目前,98%以上的近地小行星都是由美国发现的。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也积极为小行星防御贡献智慧和方案。2022年4月,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宣布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在2024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详细介绍了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

该任务计划采用创新的“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首先,一颗伴飞探测器将对目标小行星进行详细观测和数据收集;随后,动能撞击器将以高速撞击小行星,试图改变其轨道;撞击后,伴飞探测器将继续监测小行星的轨道变化,评估撞击效果。这种“一箭双雕”的设计,既验证了动能撞击技术的有效性,又通过天基观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近地小行星防御关乎全人类的命运,中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呼吁在联合研制、搭载发射、联合观测、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正如唐玉华副总设计师所说:“推动近地小行星联合监测、预警、防御能力提升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面对浩瀚宇宙中的潜在威胁,国际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家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