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也能改善胰岛功能!糖尿病治疗新突破
非手术也能改善胰岛功能!糖尿病治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干细胞来源的再生胰岛组织移植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在人体内证实该方法可有效恢复胰岛功能。这一发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统计,我国约有近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大多数。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非手术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生活方式干预:改善胰岛功能的关键
生活方式干预是改善胰岛功能的基础,主要包括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
饮食管理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燕麦、绿叶蔬菜等。同时,要保持规律的进餐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必要时可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热量。
运动疗法
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代谢,从而减轻胰岛负担。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此外,抗阻训练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必要时的辅助手段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胰岛素补充或口服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
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方法外,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充足睡眠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肥胖会加重胰岛负担,而睡眠不足和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血糖稳定。
成功案例: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中山市博爱医院内分泌科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减重等方法,成功帮助约45%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代谢缓解。其中,部分患者甚至长达10年无需降糖药物治疗,仅通过饮食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血糖水平。
科学研究:运动结合饮食效果更佳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运动结合饮食干预的效果。研究显示,在超重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将饮食诱导减重与运动锻炼相结合,比仅控制饮食能带来更好的胰岛素敏感度改善和血糖控制效果。具体来说,两组参与者都减重10%,但饮食和锻炼结合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效果是单纯饮食控制组的2-4倍。
结语
虽然非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胰岛功能,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效果因人而异。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仍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