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特效背后:石超群与宁波点云文化的故事
《哪吒2》特效背后:石超群与宁波点云文化的故事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75亿元,成为全球影史第63部票房超过70亿(人民币)的影片。这部动画巨制不仅凭借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打动观众,更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广泛赞誉。在这场视觉盛宴的背后,是无数动画人的辛勤付出,其中,视效总监石超群和宁波点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年轻团队功不可没。
石超群与可可豆动画:核心力量的主导
作为《哪吒2》的视效总监,石超群带领的可可豆动画团队是整个项目的主导力量。石超群在社交媒体上澄清,影片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由可可豆动画内部团队完成,因为核心主创团队都在可可豆。这种集中管理确保了艺术风格的统一和制作效率的提升。
然而,《哪吒2》的特效体量之大,任何一场特效都涉及多个团队的协作。石超群详细介绍了各团队的分工:
- 土拨鼠场次由BaseFX和Monk团队共同完成
- 2亿人洪流对撞的特效由泥丸星完成
- 三龙王出场和围困陈塘关的特效由原力团队负责
- 殷夫人的特效由《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团队Morevfx完成
这些团队在电影的幕后名单中都有清晰的环节展示,真正体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集体智慧。
宁波点云文化:年轻团队的崛起
在《哪吒2》的特效制作团队中,宁波点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年轻力量。这家位于奉化的创业公司,由1992年出生的竺凌帆创立,核心团队约20人,平均年龄仅25岁。
虽然团队年轻,但他们的作品却相当成熟。在《哪吒2》中,他们负责了海底妖族攻打陈塘关的环境特效,包括岩浆、海水、烟雾等复杂元素。这些场景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竺凌帆表示,整个制作过程最具挑战性的是大规模群集与岩浆的交互。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团队进行了多次迭代。从接到任务到完成制作,20人左右的团队陆续投入了8个多月,如果从测试时算起,整个制作周期达到了一年半。
技术突破:从天元鼎到龙宫锁链
《哪吒2》的特效制作展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最高水准。据统计,影片中特效镜头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第一部电影中所有镜头的总和。单帧渲染时间需要超过20小时,而平均每个镜头的渲染时间达到了200小时以上,整体的制作难度较之前提升了四五倍之多。
其中,天元鼎的设计尤为壮观。导演设定其宽度为三公里,开海场景则大约是四到五公里宽。鼎内的风格与外部截然不同,从外部看,天元鼎显得庄重而充满仪式感,但一旦进入内部,则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邪恶氛围。内部设计主要围绕一个巨大的骷髅展开,它仿佛气泡翻滚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既诡异又动感的效果。
龙宫锁链的特效制作也极具挑战。城墙上的每一处虚空裂口都悬挂着一组铁链,许多角色被这些铁链束缚,角色活动时,铁链之间还会相互纠缠。最终,制作团队采用了一种创新方法:首先完成场景的构建,然后使用特定工具将点连成曲线,再由曲线生成具体的铁链。为了避免单调,近景部分做了粗细变化,有的地方粗一些,有的则细一些,使得整体看起来疏密有致。
捕妖队场景的制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那棵巨大的金色大树实际上依附在一个直径三公里的天元鼎上,最复杂的镜头包含了多达两亿个角色模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团队给这些小人加上防护罩,并将球体压扁处理,底部进行虚化,同时增加了反射层和菲涅耳边光等细节。
中国动画产业的集体崛起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整个中国动画产业的共同努力。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影片片尾展现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名单。这不仅是138家公司的简单叠加,更是中国动画产业集体崛起的有力证明。
石超群在社交媒体上强调:“看到很多影迷观众都是看完电影所有的字幕才离场,真的很感动,感谢所有人对制作团队的支持,凝聚了全国众多优秀的动画公司,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
《哪吒2》的特效制作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动画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石超群和宁波点云文化的故事,正是中国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团队的日益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画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