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造高效护士交接班:从标准化到信息化的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造高效护士交接班:从标准化到信息化的创新实践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1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915e67079b5
2.
https://www.sohu.com/a/798981137_121124315
3.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225/wap-content-1515891.html
4.
https://www.imaodu.com/hlbbxt.html
5.
https://www.gy120.net/m/newsshow.asp?articleid=4555
6.
https://ss.bjmu.edu.cn/Html/News/Articles/103136.html
7.
https://rs.yiigle.com/CN211501202126/1336177.htm
8.
http://www.cn-witmed.com/list/36/10638.html
9.
http://s18862.zhixuannet.com/
10.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68323.html
11.
https://rs.yiigle.com/cmaid/535001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士交接班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连续性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交接方式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还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本文将从标准化交接模式、信息技术应用、流程规范以及培训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高效的护士交接班制度。

01

标准化交接模式:SBAR与ISOBAR的应用

标准化交接模式是提高护理交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中,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和ISOBAR(Identify-Situation-Observations-Background-Agreed Plan-Readback Protocol)是最常用的两种模式。

SBAR模式将交接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 Situation(现状):患者的阳性体征及不适主诉
  • Background(背景):患者的现病史及既往史
  • Assessment(评估):对患者现存问题的评估及判断
  • Recommendation(建议):针对病情的处理建议

研究表明,使用SBAR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护士平均交接班时间5.95分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24%。

ISOBAR模式则在SBAR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增加了患者身份识别和信息核实环节,确保交接信息的准确性。这种结构化交接模式不仅规范了护士的交接流程,还提高了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

02

信息技术在交接班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交接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白板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的出现,为护士交接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护理白板系统通过与医院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患者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管理。该系统具有床位一览、护理项目查询、交班报告生成、护理排班、风险评估、事项提醒等多项功能,极大地简化了护士的工作流程。

例如,系统可以自动提示患者的重要病情变化,避免了人工记忆的遗漏;护士可以通过电子化交接系统快速生成交班报告,替代了传统的抄写核对工作;同时,系统还支持护理备忘录功能,方便接班者了解注意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03

交接班流程规范

一个完整的护士交接班流程包括交接前准备、交接实施和交接后跟进三个阶段。

交接前准备

  •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空间,确保无干扰、光线充足,便于获取患者信息。
  • 资料准备:收集相关医疗记录,包括医嘱、护理记录、检查报告等。
  • 评估患者:在交班前定期评估患者当前和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
  • 了解患者意愿:询问患者是否愿意参与交接过程,尊重其选择。

交接实施

  • 保护隐私:在讨论敏感信息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 患者参与: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交接过程,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
  • 面对面沟通:采用互动式提问,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设备检查:在床旁交接时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

交接后跟进

  • 责任确认:核实接班人员是否理解并接受责任转移。
  •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存在疑问,应延迟移交。
  • 工作计划:根据交接内容制定后续护理计划和目标。
04

培训与管理

高效的护士交接班制度离不开持续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

  • 定期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交接沟通和结构化交接的培训,包括决策力和倾听技巧的培养。
  • 多元化培训形式:采用多学科教育、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 团队建设:促进医护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 经验分享:通过已实施标准化交接的科室或护士分享经验,推动制度的持续改进。
05

结论

打造高效的护士交接班制度,需要从标准化模式、信息技术应用、流程规范和培训管理等多个维度入手。通过采用SBAR等标准化工具,结合护理白板系统等数字化手段,辅以严格的流程管理和持续的人员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交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