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墓出土的古金银簪钗,造工精致十分华丽,是古代发饰文化的缩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墓出土的古金银簪钗,造工精致十分华丽,是古代发饰文化的缩影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6601931_121931966

中国古代的金银簪钗不仅是实用的发饰,更是精湛工艺和审美文化的结晶。从隋唐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一窥古代发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唐代金银簪十分流行。事实上,金银簪的流行早在隋朝就已初显端倪。但由于隋朝时期较短,尚未形成当代特色就消失了。因此,在金银首饰的发展史上,隋朝只是一个过客。隋唐时期金银首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追求各种各样的珠宝。


隋唐时期常见的弯曲发簪

隋唐时期,最常见的就是弯曲的发簪,于是各种金银发簪逐渐出现,成为隋唐时期女性最流行的首饰。这些发簪多雕刻草木花卉图案,款式多样。制作发簪的原料有很多种。除常见的金、银外,还有玉、木。唐代十分流行分股发簪,材质多为玉石、金银。

武汉隋代陵墓中发现一对分叉的发簪。开裆发簪在隋代就开始流行,到了唐代仍然很流行。除了折簪之外,细头簪也是唐代非常流行的发簪之一。细头簪很有唐代特色,细头簪也是唐代的新创造。细簪的顶部常饰有金银。湖北武公主墓中发现一对金钗。发夹长约19厘米。簪头雕有一朵名贵花。花瓣上镶嵌着小圆托。这枚金簪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发簪。

上图为武公主杨氏墓出土的几件发簪。几种发簪的外观很相似,但款式却有较大差异,有细头发簪和花头发簪。簪腿设计成弧形,其上连有金片。同时,花托由黄金制成,并用黄金连接花朵和叶子。武公主所戴的发簪也是细头发簪。唐代,高官常戴此簪,冠以礼冠,一般戴在冠侧。当时,参加宫廷宴会时,皇后和嫔妃都必须佩戴细簪。


武公主杨氏墓出土的发簪

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发掘了一座隋代墓葬。墓葬内部空间不大,但随葬品数量却相当可观,而且随葬品价值也比较高,其中以珠宝首饰最为珍贵。从墓中的其他物品可以推断,墓主人是隋代贵妇。


隋代贵妇墓葬内部

该女子是李敏的四女儿。她从小就在皇宫里跟着祖母长大。可以说,她受到了万千人的喜爱。她不仅家世显赫,还深受祖母的喜爱。然而,她虽是美人,但生活却并不顺利。这位姑娘于隋炀帝四年病逝。当时她只有九岁。


隋代贵妇墓葬出土的金银花树簪

这女子头上戴着金银花树簪。这种发夹在当时是不被允许随意佩戴的。只有达到一定等级的女性才能佩戴。也是当时贵族妇女用来显示身份的头饰之一。不同等级的女性可以佩戴不同款式的发夹。因此,在日常宴会中,也可以通过发夹的款式来区分等级。


金银花树簪细节

花木簪多为银质,有两条细长的簪脚。簪头常做成花朵或枝叶的形状。发夹通常由银或金制成。当时镂空工艺非常流行,所以很多花木簪都采用了镂空工艺,精致的花枝叶相互缠绕,更加绚丽。


镂空工艺花木簪

西安某墓葬中出土了一枚八瓣发簪。整个发夹都是金色的。钗头上饰有小圆金珠,串珠串连,形成花枝叶的造型。花的中间镶嵌着绿松石,中间雕刻着一只聪明的小鸟。

西安出土的另一件凤鸟海棠图案玉簪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此簪采用浅浮雕手法雕刻出凤凰形状。钗中的凤凰即将展翅飞翔,看上去十分敏捷。发夹的另一端设计成细长的针状,更容易插入发髻中。这种发簪在唐代非常流行,这种流行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簪子是中国古代发饰文化的缩影。通过它们,我们可以领略古人不同时期的审美时尚。其实古代人的发饰比我们现在的发饰精彩多了,值得细细品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