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郑钦文的心愿:吃一碗家乡的襄阳牛肉面
奥运冠军郑钦文的心愿:吃一碗家乡的襄阳牛肉面
“我现在就是很饿,想吃一碗家乡的牛肉面。”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夺冠21小时后,郑钦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小小愿望。这句简单的话语,不仅流露出奥运冠军对家乡美食的思念,更勾起了无数人对襄阳牛肉面的好奇。
郑钦文与襄阳有着深厚的渊源。她的祖籍在襄阳,奶奶陈太英现居住于襄阳市襄州区。2002年,郑钦文出生于十堰,曾被奶奶带回襄阳读幼儿园。据奶奶回忆:“襄阳、十堰、武汉、北京……她在哪儿训练,家就‘安’在哪儿,光是在武汉就换了三四处住所。”
襄阳牛肉面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奥运冠军如此惦念?这碗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其独特的风味在于“一辣二麻三鲜”,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层次分明的味觉体验。
制作一碗正宗的襄阳牛肉面需要经过精细的工序。首先,选用优质牛骨熬制汤底,加入十几种香料和调料,经过数小时的慢火炖煮,让汤底呈现出浓郁的琥珀色。面条则选用碱水面,经过反复揉捏和拉扯,制成粗壮而富有弹性的面条。煮好的面条捞起放入碗中,浇上滚烫的牛油红汤,再摆上大块的卤牛肉和脆嫩的豆芽,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香气扑鼻的襄阳牛肉面就完成了。
这碗面不仅是襄阳人的早餐标配,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据统计,全国经营“襄阳牛肉面”的市场主体已达2.8万多家,其中襄阳本地就有近7000家。它承载着襄阳2800多年的历史底蕴,融合了南北饮食文化的精华。
对于郑钦文来说,这碗牛肉面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寄托着她对家人的思念。她的父亲郑建坪也是一位忠实的牛肉面爱好者,每次回老家襄阳都要解解馋。而奶奶陈太英更是见证了郑钦文的成长,从幼儿园到成为奥运冠军,一碗牛肉面见证了她们祖孙三代的亲情。
今年10月,武汉网球公开赛即将举办,郑钦文表示一直都很期待能在家乡参赛。或许那时,我们就能在襄阳的街头看到这位奥运冠军,大口吃着牛肉面,享受着属于她的“冠军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