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朗镇崇文小学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展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朗镇崇文小学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展示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jyj.gmw.cn/2023-02/22/content_36383929.htm
2.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6/05/c7756278.html?enterColumnId=14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03976
4.
https://m.fx361.com/news/2019/0910/10299968.html
5.
https://edu.dg.gov.cn/gkmlpt/content/4/4291/post_4291335.html
6.
https://news.sun0769.com/dg/headnews/202501/t20250120_16386318.shtml
7.
http://www.hsjyyjy.com/hsjy/wap_doc/17104499.html
8.
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403/t20240329_2586470.shtml
9.
https://pub.timedg.com/a/2025-01/23/AP6791e238e4b09ef8b5a70fbf.html

近日,东莞市大朗镇崇文小学展示了其创新家校合作模式的实践效果。通过举办“校家社共育成果展示”活动,学校展现了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丰硕成果。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家长参与的特殊课堂,还有儿童安全教育等互动摊位,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校长陈海松表示,这种新模式得到了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高度评价,并计划在全镇推广,让更多家庭和孩子受益。

01

创新家校合作模式

崇文小学作为大朗镇第一所创办“父母学堂”的学校,其家校共育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构建“3+2+1+N”工作模式

  • 三个协调会:开学规划会、期中研讨会、期末总结会,确保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 两个共育讲堂:家长讲师进课堂(“家长百家讲坛”)和家长培训课堂(“新父母课堂”),通过专题讲座和培训课程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 一个家校读书活动:组织“新父母读书会”,分为“勇于管教”“虎妈战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三个小组,开展品读研习、小组交流等活动。
  • N种家校主题活动:包括励志研学、协管配餐、亲子共读、节日主题、社区实践等多样化活动。

个性化:开发46种校本课程

学校遵循泰勒课程原理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开发了艺术类、体育类、学科类、科创类46种校本课程。例如,音乐组研发的“乐游中国”,美术组“非遗文化麦秸画”,体育组趣味“翻花绳”,科学组“纸的世界”“空气里的科学”“小木棍里大世界”,信息技术组“Scratch”和机器人编程,综合实践活动组“食育四季”“结绳系扣”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选择。

专业性:成立微光读写社

学校通过专业阅读、写作和交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光读写社组织教师共同阅读《静悄悄的革命》《教师阅读地图》等教育经典,开设“师道匠心微讲坛”,开展主题打卡和征文活动,出版《微光》社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参与度:368位家长志愿者

学校通过“家长百家讲坛”等形式深度参与学校教育,368位家长志愿者举办了459次专题讲座,涉及文明礼仪、科普常识、环保安全、国防建设、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

02

政策背景与示范意义

崇文小学的家校合作模式与国家政策高度契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崇文小学的实践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03

成效与展望

崇文小学的家校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得到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高度评价,并计划在全镇推广。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成长支持。未来,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入推进,这种创新模式将在更多学校得到应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