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运动:降血压的新宠儿
太极运动:降血压的新宠儿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发现,太极运动比传统的有氧运动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研究显示,经常练习太极的志愿者其收缩压下降幅度更大,甚至超过了有氧运动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适合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每天坚持练习太极,不仅能改善身体健康,还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太极拳降压效果优于传统有氧运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邢雁伟团队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这项随机临床试验招募了349名高血压前期的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另一组进行有氧运动。经过12个月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在降低血压方面比有氧运动更有效。
具体而言,太极拳组的志愿者收缩压平均降低了7.01毫米汞柱,而有氧运动组仅降低了4.61毫米汞柱。此外,太极组的24小时动态收缩压和夜间动态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有氧运动组。研究结束后对志愿者的后续监测显示,太极拳组的志愿者进展为高血压的人数也比有氧运动组的更少。
太极拳降压的科学原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健解释说,练习太极拳需要凝神聚气、调整呼吸吐纳,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舒缓紧张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同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得到有效调节,也有助于降压。
此外,太极运动还具有以下科学健身原理:
心脏功能的增强:科学证明,太极运动能够使心脏的泵血更为有力且稳定,提高其泵血能力。
血管弹性:坚持太极可以显著提升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破裂的风险,预防相关疾病。
肌肉及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太极特有的练习方式,可以增强腿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使关节更加灵活,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促进消化:定期太极运动能够刺激消化腺分泌,提高胃肠道的蠕动,进而改善食欲,帮助缓解高血压、糖尿病和便秘等问题。
提升认知能力:在户外进行太极,更有助于清晰思考和灵活的大脑活动。据测试,定期参与太极的人在反应、视觉和记忆力等方面均表现优于不爱运动的人。
缓解压力:太极是一种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可有效消除神经肌肉紧张。只需15分钟的轻松练习,就能缓解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稳住心情。
消除疲惫:坚持做太极运动的你,每周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缺血症状和高血压,让身体保持在一种高效愉悦的状态。
改善血脂:太极练习被证明可以减少血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的积聚,从而改善整体的血糖水平。
控制体重:这个优雅的运动形式还能够帮助你减少腹部脂肪的积累,保持一个健康的体态。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每周三次的太极锻炼,能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5%-40%。
抑制激素产生:太极运动能够调控体内激素的生成,防止过量肾上腺素从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提高免疫力:持续参与太极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助你实现长寿愿望!
太极拳的具体练习方法
日常运动中,可选择24式简化太极拳帮助调节血压,记住心静体松、圆活连贯、虚实分明、呼吸自然四个要领。练习时,将大脑放空、排除杂念,免除外界干扰;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等获得最大程度的放松;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做到平顺、连贯;呼吸要自然匀细、徐徐吞吐,与动作自然配合。
最初练习时,需要熟悉呼吸节奏和脚步动作,扎稳“下盘”,打完一套可能需要56分钟。动作熟练后,要注意将细节做到位,适当延长时间至10分钟,保证每次练习打足3套,用时达到半小时,每周练习37天。
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场地选择:应选择空气新鲜,空间旷达,环境幽雅之处为好。如海边、水边、林间,公园庭堂等地。但应注意莫让太阳暴晒,尤其避免有风及阴湿霉气之处,大雾天气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地点也不要练拳。
时间安排:太极拳家认为寅时(早上3—5时)练拳为好,此时空气至鲜,环境最优幽,心绪易静,故练功最佳。现代一些观点认为以太阳升起,气温适宜有利于中老年人晨练,也是一种观点吧。
饮食与着装:过饥、过饱、酒后不宜练拳。早起练拳,必须排清二便,憋尿练拳以利于气沉丹田的说法是很错误的,不利于放松,服装要宽舒适体,寒暖得宜,不可穿皮鞋练拳。
练拳后:不可随即安坐或静卧。不可立即进食。须步行片刻,以调和气血,练拳出汗后尤须避风,更不能立即洗凉水澡。拳谚曰:避风如避箭,避淫如避乱。
准备活动:通常练拳前进行压腿、踢腿和控腿,其准备活动各门派不尽相同,大体对颈部、手腕、肩、肘、腰部、膝部进行活动,目前许多指导站进行功前准备操练习也是不错的选择。
速度与时间: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85式(或103式)一般在20分钟左右为宜,国家竞赛套路规定太极拳5—6分钟,太极剑3—4分钟,太极刀1—3分钟。一般传统套路,其动作之慢,犹如水中行走,自觉有阻力,这样有助于内劲的增长,过快则动作不宜做到家,初学者易浮而不沉。速度越慢,内劲越大,动作越完整,效果越好。
拳架高低:拳架的高低,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健康状况、基础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年老体弱者,拳架宜高不宜低,动作幅度小些,运动量小些,运动强度小些。年轻力壮者,拳架可低些,动作幅度大些,运动量大些,运动强度大些。但无论高低,都要保持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特点,都要保持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动方法,都要保持太极拳的运动风格和运动特色。
注意事项:练拳时,要保持精神集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呼吸自然,动作柔和,速度均匀,姿势正确,虚实分明,连绵不断,圆活自然,松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左右相配,前后相应,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到,都要兼顾到,都要协调到,都要统一到,都要和谐到,都要平衡到,都要稳定到,都要完整到,都要完美到,都要达到最佳状态。
结语
这项研究结果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锻炼选择。太极拳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更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太极拳动作柔和、强度适中,既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每天坚持练习,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太极拳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日常锻炼的首选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