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大学“格庐”社区:多元文化融合新高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大学“格庐”社区:多元文化融合新高地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05262031_121117475
2.
https://www.nju.edu.cn/info/3341/358391.htm
3.
https://dii.nju.edu.cn/67/5d/c8333a616285/page.htm
4.
https://www.sizhengwang.cn/a/yhyljs_gzal/241014/1944898.shtml
5.
https://public.nju.edu.cn/szdw/qzjs/azy/20210116/i186031.html
6.
https://im.nju.edu.cn/13282/list.htm
7.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72111.htm
8.
https://www.usajobs.gov/search/?k=84388
9.
https://jc.nju.edu.cn/info/1008/13331.htm
10.
https://www.planning.org.cn/solicity/view_news?id=2348

南京大学“格庐”社区:多元文化融合新高地

01

“格庐”社区:创新育人的新载体

南京大学“格庐”社区是学校推进心理育人工作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学生社区公共空间,“格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

02

心理育人的新探索

南京大学通过“格庐”社区,积极探索心理育人的新模式。学校定期举办心理育人导师座谈会,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分享经验。例如,南京特殊师范学院的刘珊珊老师结合自己专业背景,分享了舞动心理治疗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商学院辅导员张金玲则针对研究生群体,采用小规模单次团体、艺术疗愈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开心灵疙瘩。

03

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实践

“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是南京大学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创新尝试。工作室依托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组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工作团队,通过雨花剧社、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等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其中,首部舞台剧《黎明前的情书》在多个平台演出,获得热烈反响。

04

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

南京大学学生会媒体宣传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专访”“镜界”“聚焦”“指南”四大品牌栏目,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的影像记录,媒体宣传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搭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据统计,仅2023年,媒体宣传部就发布推文240篇,设计平面作品223份,拍摄图像资料达180GB。

05

结语:多元文化融合的未来展望

南京大学“格庐”社区通过心理育人、红色文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元化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平台,更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未来,“格庐”社区将继续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