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农村少年学会抽烟喝酒,游戏打到凌晨两三点:农村青少年教育困境如何破解?
16岁农村少年学会抽烟喝酒,游戏打到凌晨两三点:农村青少年教育困境如何破解?
在河南省东部一个隶属于商丘市的村庄,一个16岁的农村青少年染上了不良的恶习,竟然学会了抽烟、喝酒,且其对游戏十分痴迷,不仅白天打游戏,甚至凌晨两三点还在打游戏。那么,为什么未成年的农村青少年就已经有了诸多不良嗜好了呢?其实,有许多原因导致的。
首先,这个青少年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期间很少回家,其作为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格外对其偏爱,并且,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法给予其良好的教育,因此,会使得这个青少年性格偏执,长大后不听父母及爷爷奶奶的话,经常与长辈们闹矛盾。
其次,这个青少年小学是在村庄附近的小学就读,初中虽然去了县城就读,但其学习态度不好,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因此,未考上高中,父母为了其有一条出路,便将其送到职业学校继续学习,但是可想而知,这个青少年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到了职业学校也没有认真学习,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没有课的时候就在宿舍打游戏,并且在宿舍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吸烟、喝酒,据当事人描述,其宿舍有一次大多数人都在吸烟,整个宿舍烟雾缭绕,有一个不吸烟的同学因无法忍受此种宿舍氛围便请求换宿舍。
再次,16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性格十分倔强,不听从长辈们的劝告,对长辈们的好言相劝十分反感,经常与长辈们闹得不愉快,即使放假回家,也不愿意与家人相处,习惯于自己待在屋子里,做自己的事情,如打游戏、看短视频,甚至为了躲避家人的唠叨,也不吃饭,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现在这个青少年十分瘦弱,家长对此也感到无可奈可、不知所措。在过年期间,这个青少年基本上将其所有的压岁钱用在了游戏充值方面,其花钱没有限度,不懂得父母挣钱的不易。
最后,这个青少年受到的偏爱过多,其有好几个姑姑,在农村老家,姑姑是十分疼爱娘家侄子的,俗话说“姑姑在婆家受气要靠娘家侄子帮忙出气”,因此,无论哪个姑姑回去,都会给这个青少年买东西或者给予其金钱,实际上,每个人的过度溺爱使这个青少年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仅仅16岁的农村青少年,在进入职业学校后,逐渐学会了吸烟、喝酒,并痴迷于游戏。这种事情的发生不仅是这个青少年的悲哀,也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
在农村,未考上高中的这些青少年的出路在哪里?虽然去职业学校可以学一门手艺,但是职业学校中的某些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因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不可避免地使原本无恶习的青少年渐渐染上了不良的恶习。并且,如果被家长送进职业学校的孩子在职业学校无所事事,不认真学习,每天虚度时光,也无法学到真正的本领,几年后也无法适应社会,这几年的时间就完全浪费了,没有学到本领的孩子到社会又该何去何从?家长花费时间、金钱、精力培养的孩子变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心里将会多么难过?父母因学历低在工作中受到的苦难本不想让自己孩子再经历一遍,可现实却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与初衷。
在笔者看来,各个群体要高度关注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引导农村青少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首先,作为父母,要与孩子积极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能外出打工后就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正是由于农村的就业机会有限才会使得很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促进乡村振兴,为农民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促使农民返乡创业就业,进而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其次,职业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最大程度督促学生以学习为主。再次,作为孩子的至亲,不能过度溺爱孩子,要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否则,过度的对孩子的放纵,只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