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莺歌海盐场: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
海南莺歌海盐场: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
在海南岛的西南角,有一片被誉为“银山”的盐田,这里就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盐场——莺歌海盐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这片占地3793公顷的盐场不仅见证了海南盐业的发展历程,更以其独特的转型升级之路,成为传统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
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化经营
作为国家食盐定点生产单位,莺歌海盐场曾以年产30万吨的规模傲视华南。然而,面对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的挑战,盐场管理层意识到,单一的盐业生产已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于是,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转型升级战役悄然打响。
近年来,盐场在保持传统盐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螺旋藻、天然胡萝卜素等,延伸产业链条。更值得一提的是,盐场创立了年轻化品牌“小盐好闲”,主打老盐饮品市场,成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文旅融合:传统盐场的新生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莺歌海盐场开始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2023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莺歌踏浪驿站作为首批重点驿站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驿站以“日出尖峰、日落银山”为主题,将盐文化、黎文化和渔文化巧妙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体验海南特色文化的平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盐田景观,还能参与制盐体验、品尝老盐柠檬水,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盐场内还保留着苏维埃风格的老厂房,新增了木屋民宿、亲子活动区等设施,让游客在体验传统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旅游的乐趣。特别是“天空之镜”景点,利用盐田的自然景观,打造出一片梦幻般的镜面效果,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莺歌海盐场始终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通过建立盐文化馆,展示盐业发展历程和传统制盐技艺,让游客了解盐文化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呈现。
同时,盐场还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海南西南地区的革命老区,莺歌海地区曾留下许多革命先辈的足迹。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盐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也传承了红色基因。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如今的莺歌海盐场,已从一个传统的盐业生产企业,转型为集生产、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这种转型升级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传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莺歌海盐场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同时,通过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将盐场建设成为海南自贸港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盐场,正以创新为动力,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