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鼓膜穿刺 vs 鼓膜切开:哪种治分泌性中耳炎更有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鼓膜穿刺 vs 鼓膜切开:哪种治分泌性中耳炎更有效?

引用
丁香园
12
来源
1.
https://y.dxy.cn/v2/hospital/6204/830828.html
2.
https://rs.yiigle.com/cmaid/222571
3.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multimedia/table/myringotomy-treating-secretory-otitis-media
4.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127858/
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127755/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ear-infection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1622
7.
http://www.tougao120.com/html/xdlcyx/2018/5/201800573.htm
8.
http://www.bjygzx.org.cn/bxjk/202401/t20240107_304877.htm
9.
http://jcmp.yzu.edu.cn/cn/article/doi/10.7619/jcmp.201913025?viewType=HTML
10.
http://www.ncrc-dd.org.cn/Html/News/Articles/6668.html
1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127776/
12.
https://rs.yiigle.com/CN115330202106/1328839.htm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痛和耳鸣。目前,鼓膜穿刺抽液和鼓膜切开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鼓膜穿刺适用于成人,通过在鼓膜前下方插入针头抽取积液;而鼓膜切开术则更适合液体较粘稠或小儿患者,手术会在鼓膜上作小切口以排出积液。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可避免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01

分泌性中耳炎:常见但不容忽视的中耳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炎症,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患病。其症状多样,主要包括:

  • 听力下降:患者常感到听力减退,有时会随体位变化而有所改善或加重。
  • 耳痛:多为轻微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
  • 耳鸣:表现为间歇性的“劈啪”声或流水声。
  • 耳闷胀感:患者常感觉耳朵堵塞,按压耳屏可暂时缓解。

在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导致以下表现:

  • 对声音反应迟钝,无法准确转向声源。
  • 抓耳、睡眠易醒、情绪烦躁等非特异性症状。
  • 学习成绩下降、平衡能力差或语言发育迟缓。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鼓气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或鼓膜穿刺等方法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有助于避免并发症,保护听力功能。

02

主要治疗方法:鼓膜穿刺 vs 鼓膜切开术

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穿刺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成人患者。操作时,医生会在鼓膜前下方插入一根细针,直接抽取中耳内的积液。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便,但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粘稠的积液,且鼓膜穿孔保留时间较短。

鼓膜切开置管术

鼓膜切开术通常用于儿童患者或积液较为粘稠的情况。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鼓膜上切一个小口,并放置一个微小的中空塑料管或金属管(鼓膜造孔插管或通气管)。这些通气管用于平衡环境与中耳内的压力,帮助积液排出。

通气管的放置是一种常规手术操作,可在医院或医生诊所完成。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或镇静。操作完成后,儿童通常在数小时内即可回家。有时在操作完成后给予约一周的抗生素滴耳剂。通气管通常在约 6 至 12 个月后自行移出,但有些类型的管会置留较长时间。不自行移出的管由医生取出,有时要在全身麻醉或镇静下进行。如果切口未自行闭合,可能需要手术闭合。已放置通气管的儿童可以洗头和游泳,但一些医生建议儿童不要在未用耳塞的情况下将头部浸入深水中。如果有分泌物流出,则提示感染,应通知医生。

03

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南建议

根据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 手术指征

    • 儿童双侧OME持续超过3个月并且听力损失≥25 dB HL,或伴有交流困难、学习问题。
    • 急性中耳炎6个月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
    • 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发现鼓膜明显内陷粘连、标志不清。
  2. 通气管的选择

    • < 6岁的儿童选择T型管。
    • 无法按时复诊的患儿可选择易自行脱落的钮扣型管。
    • 鼓膜完全内陷者选择T型管。
  3. 术后管理

    • 术后每3个月复诊1次,观察有无耳漏,听力下降,通气管有无阻塞、脱落。
    • 通气管一般留置8-16个月,年龄越小留置时间越长。
04

结语: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鼓膜穿刺和鼓膜切开术各有优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程、积液性质等)来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考虑到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的影响,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鼓膜切开置管术。而对于成人或轻症患者,鼓膜穿刺可能是一个更简单快捷的选择。

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通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听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