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虚假宣传认定标准及维权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虚假宣传认定标准及维权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552485.aspx

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如下:

第一,内容虚假。宣传内容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如对产品性能、成分、产地等作不实描述,将普通材质谎称为高档材质,虚构产品研发背景等。

第二,引人误解。即使宣传内容在字面上并非完全虚假,但因表述方式、强调重点等,使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知与理解。比如用模糊语言、断章取义数据,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具备某种特殊功效或优势。

第三,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商家明知宣传内容虚假仍进行传播,或因疏忽大意未对宣传内容进行严谨审核,导致虚假信息传播误导消费者。

第四,损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行为使消费者基于错误信息作出购买等决策,进而遭受经济损失,如购买到与宣传不符的低质量产品。

第五,扰乱市场秩序。虚假宣传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使诚信经营商家处于不利地位,影响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与正常经济运行。符合上述情形的宣传行为,一般可认定为虚假宣传。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退一指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还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费用;赔三则是商家需按照商品或服务价款的三倍赔偿消费者损失。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赔偿。

此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虚假宣传的商家也会予以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吊销营业执照。商家应诚信经营,避免虚假宣传,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若遭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保留证据。收集与消费相关的各类凭证,如合同、发票、宣传资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维护权益至关重要。

其次,与商家沟通。尝试直接与商家协商,明确指出其虚假宣传行为,要求退款、换货或提供合理补偿等解决方案。沟通时注意保留记录。

若与商家协商无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反映情况,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及自己的诉求,这些部门会依法依规对商家进行调查处理。

此外,还可考虑寻求法律途径。若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行为给消费者造成较大损失,符合法定条件,消费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退款退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商家行为涉嫌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消费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消费市场健康有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