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白皮书:揭秘酒驾心理,共筑安全防线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白皮书:揭秘酒驾心理,共筑安全防线
2024年10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4中国预防酒驾白皮书》,指出酒后驾驶仍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数以万计,不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无数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如何避免酒驾冲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酒驾背后的侥幸心理
“我只喝了一点,应该没事。”“这么晚了,应该没有交警查车。”“这条路我开了无数次,闭着眼睛都能开。”这些看似平常的想法,却是导致酒驾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
焦作市交警支队支队长石洪波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许多酒驾者都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酒量和驾驶技术,忽视了酒精对反应能力和判断力的影响。更有甚者,明明知道酒驾的危害,却在酒后冲动的驱使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一位被行政拘留的酒驾司机王某回忆说:“那天晚上和朋友喝了点酒,第二天一早朋友有急事需要送站,我就抱着侥幸心理开车上路了,没想到就被查到了。”王某的家人得知后表示:“喝酒开车家里人管不了,让警察管管吧。”这种事后懊悔,恰恰反映了酒驾者事前的侥幸心理。
行业在行动:从源头预防酒驾
面对酒驾这一顽疾,中国酒业协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连续9年开展“理性饮酒宣传周”活动。2024年,以“理性文明 拒绝酒驾”为主题,通过发布白皮书、举办公益作品大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传递理性饮酒的理念。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杨克表示:“理性饮酒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种愿景。在过去17年来,以拒绝酒驾为代表的理性饮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的宣传周活动更是创新性地将ESG理念融入其中,从单纯的酒驾预防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责任领域,包括拉动消费、提供就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展现了酒类行业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个人如何避免酒驾冲动
提前规划,避免诱惑:如果你计划喝酒,提前安排好回家的方式,比如打车、使用共享出行服务或让朋友代驾。出门前就做好规划,可以有效避免酒后临时起意开车。
控制酒量,了解极限:如果你决定喝酒,要注意控制酒精的摄入量。了解自己的饮酒限度,避免过量饮酒。同时,也要了解酒精的代谢过程,确保在合适的时间后才能上路。
培养责任心:酒驾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培养强烈的责任心,时刻提醒自己酒后驾车的危险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寻求帮助,相互监督:如果你意识到朋友或亲人有酒驾或醉驾的倾向,不要默默接受或纵容这种行为。及时劝阻并提供帮助,例如安排代驾或提供其他交通方式,保护他们和他人的安全。
- 参与宣传,传递理念:积极参与酒驾和醉驾的宣传活动,向他人传递不酒驾、不醉驾的理念。通过分享相关信息和经验,帮助他人认识到酒驾和醉驾的危险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
酒驾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酒业协会通过持续的宣传活动,为营造理性饮酒的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最终,避免酒驾的关键还是在于每个人的选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坚决抵制酒驾行为,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