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开大学眼科年度总结:王雁教授团队的新技术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开大学眼科年度总结:王雁教授团队的新技术突破

引用
中文国际
11
来源
1.
https://tj.chinadaily.com.cn/a/202411/25/WS67442935a310b59111da556e.html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c9f78592060c
3.
https://www.sohu.com/a/836162267_121123735
4.
https://jkb.com.cn/hyfz/yy_rcjl/2024/1204/499454.html
5.
https://m.medsci.cn/topic/show?id=d3a024808e0&type=1
6.
https://www.iophthal.com/index/article/detail?id=14249
7.
https://www.nhpcp.cn/show/844.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4-07-01/detail-incaqvnr8743952.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9.
http://www.oio.com.cn/news/view/5393
10.
https://medical.nankai.edu.cn/2023/0522/c6501a512997/page.htm
11.
http://www.gncl.cn/CN/10.3969/j.issn.1001-9731.2022.04.006

2024年,南开大学附属天津市眼科医院王雁教授团队在眼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不仅制定了国际首部屈光手术指南,还在3D生物打印角膜、静电纺丝纳米纤维、AI视网膜图像配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这些新技术为全球眼科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引领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01

屈光手术指南:引领国际标准

王雁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牵头制订了国际循证医学指南“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Keratorefractive Lenticule Extraction Surgery”,历时两载,千磨万击,终在眼科顶级期刊Ophthalmology上发表。此项临床指南不仅是国际首部本领域指南,也是首部由中国眼科专家牵头并发表在在眼科顶刊Ophthalmology上发表的国际指南,在中国眼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彰显了中国眼科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在屈光手术的领域的引导作用,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指南从全国多个屈光手术中心收集到385个临床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汇总、患者偏好及与价值观调查、以及采用经典德尔菲法征求共识专家组对临床问题纳入意见,最终确定了需要研究的临床问题。对25万项研究进行审查,最终涵盖术前、术中、术后各个关键节点并形成共识,可为开展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的眼科医疗机构提供指导性帮助。

02

3D生物打印角膜:创新组织工程

在技术创新方面,团队与南开大学合作,自主搭建了3D打印平台。借助3D生物打印技术和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去细胞化细胞外基质,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角膜。该角膜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还具备卓越的机械性能,有望为角膜移植提供一种全新的替代方案,该研究发表于Biofabrication。

0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眼表伤口修复新选择

团队还与南开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展开合作,研究出静电纺丝胶原纳米纤维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潜力。研究显示,这种纳米纤维在眼表伤口修复中表现出色,能够显著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并加速伤口愈合,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该研究发表于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04

AI视网膜图像配准:精准监测近视发展

与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用于近视发展研究的视网膜图像配准方法,通过精确对齐多时点视网膜图像,能够更加可靠地跟踪视网膜结构随时间的变化。不仅为近视进展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还显著提高了近视相关研究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效果(Med Image Anal. 2024)。

这些成果展示了王雁教授团队在眼科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也为全球眼科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眼科技术的进步,还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和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