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5亿元收购到各自为战:理想汽车与力帆的五年变迁
从6.5亿元收购到各自为战:理想汽车与力帆的五年变迁
2018年,一笔6.5亿元的交易,让力帆汽车与理想汽车的命运紧密相连。这笔交易不仅改变了两家企业的命运轨迹,也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
力帆的起落:从摩托车巨头到汽车制造商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7年,最初以摩托车制造起家,迅速成为国内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商。2003年8月,力帆集团通过收购重庆专汽股份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并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乘用车生产资质。
然而,力帆汽车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尽管在自主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始终未能突破边缘地位。截至2018年11月,力帆汽车资产净额仅161.05万元,前11个月营收19.16亿元,亏损却高达2.67亿元。
理想的崛起:从互联网创业者到汽车制造商
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曾是泡泡网和汽车之家的创始人。2015年,李想开启第三次创业,创立车和家,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与蔚来、小鹏等高调的造车新势力不同,理想汽车初期选择了一条低调务实的发展路径。
2018年是理想汽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全资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理想汽车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生产资质,还获得了力帆在重庆的生产基地。这一战略举措为理想汽车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9年,理想汽车推出首款车型理想ONE,这是一款定位为“城市通勤用电,长途旅行用油”的增程式电动车。凭借独特的技术路线和精准的市场定位,理想ONE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截至2021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量已超过9万辆,同比增长177.4%。
新的征程: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科技
理想汽车并未止步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角色。2024年12月,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沉寂9个月后首次公开亮相,宣布公司未来将全面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李想表示:“AI对理想意味着全部。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
目前,理想汽车每年超过100亿元的研发投入中,接近一半用于AI领域。公司不仅在智能驾驶方面持续发力,还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的AI助手“理想同学”,并计划将其从车机系统扩展到手机、电脑等多个终端。
而力帆汽车在被吉利控股后,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2022年1月,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共同投资设立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换电新能源汽车业务。2024年,力帆科技全年销量达5.91万辆,同比增长39.7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5.17%。
从最初的代工合作,到股权收购,再到各自独立发展,理想汽车与力帆汽车的关系演变,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传统车企与新兴势力的融合与竞争,更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电动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