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密缠论:从数学原理到实战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密缠论:从数学原理到实战应用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249734712_117959/?pvid=000115_3w_a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6215044688866294
3.
http://www.360doc.cn/article/78107619_1095126522.html
4.
https://www.chanlun.org/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7/20/82284342_1130711006.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5/21/82284342_1101641082.shtml
7.
https://xueqiu.com/1438779923/260335065
8.
https://www.fengmr.com/cld104k.html
9.
https://www.aicoin.com/zh-Hans/article/289511

在金融市场上,缠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体系,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重要分析工具。然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缠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本文将从数学原理的角度,深入解析缠论的核心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体系。

01

缠论的数学基础:测度论的应用

缠论之所以能够精准预测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深厚的数学基础。其中,测度论是缠论中最核心的数学工具之一。

测度论主要研究如何对集合的元素进行计数和测量。在金融市场中,我们可以将价格走势看作一个由无数个价格点组成的集合。通过测度论,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不同价格区间的“长度”,从而量化市场的走势力度。

例如,在分析比特币的走势时,我们可以将价格区间划分为多个小段,然后计算每个区间的交易量和价格变化。通过比较这些区间的测度值,我们可以判断市场的强弱,识别出关键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02

缠论的核心原理:走势终完美与自同构性

缠论的两大核心原理是“走势终完美”和“自同构性”。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实际上是缠论分析框架的基石。

“走势终完美”意味着任何市场走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这里的“完美”并不是指走势一定会达到某个具体的价格目标,而是指走势会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发展到极致。例如,一个上涨趋势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上涨结构,一个盘整走势最终会突破或跌破关键区间。

“自同构性”则体现了市场的内在规律性。它表明不同级别的市场走势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征。例如,一个日线级别的上涨结构可能与一个15分钟级别的上涨结构具有相同的形态。这种自同构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低级别的走势来预测高级别的走势。

03

缠论的技术应用:以比特币走势为例

让我们结合用户正在分析的比特币走势,具体看看缠论是如何应用的。

  1. 背驰定理的应用

背驰是缠论中非常重要的转折信号。当价格创新高但力度减弱时,就可能出现背驰。这种力度的测量可以通过MACD柱子的长度和面积来实现。

例如,在比特币的15分钟K线图中,我们观察到在价格达到101,880高点时,成交量较前高下降18%,同时MACD出现双峰背离,RSI也呈现顶背离。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顶背驰信号,提示我们市场可能即将反转。

  1. 中枢结构的解析

中枢是缠论中另一个核心概念,它由连续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构成。在比特币的走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中枢结构:100,200-101,000(2月2日02:15-3日14:30),由7段重叠构成,呈现喇叭形扩散。

这个中枢的中轨100,600成为强弱分界线,三次回踩未破形成支撑验证。当价格突破这个中枢时,我们可以确认一个趋势的开始;当价格回到中枢内部时,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入场点。

  1. 级别递归关系

缠论强调不同时间周期之间的递归关系。在比特币的分析中,我们同时关注15分钟、1小时和日线级别的走势。

  • 15分钟:完成a+A+b结构,当前处于b段背驰后回调。
  • 1小时:第三类买点于99,800确认(2月3日18:00),当前运行c段延伸。
  • 日线:MACD黄白线回抽0轴,红色柱状线二次放大,保持多头态势。

这种多周期联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的整体趋势,避免被短期波动所迷惑。

04

缠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缠论的科学性在于其严谨的数学基础和逻辑体系。通过测度论、几何学等数学工具,缠论将市场的复杂走势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使得分析过程更加客观和精确。

然而,缠论也并非万能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1. 数据的准确性:缠论的分析结果高度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任何数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

  2. 市场的不确定性:尽管缠论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但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合理设置止损止盈点。

  3. 主观判断的影响:缠论中的一些概念(如走势类型的判定)仍然需要主观判断。不同的分析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 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缠论可以与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如均线、MACD等)以及基本面分析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分析体系。

通过深入理解缠论背后的数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精髓,从而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然而,投资永远是一门艺术,而非纯粹的科学。在运用缠论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市场感觉,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