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析:民国时期的“巡阅使”“镇守使”和“都督”的职务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析:民国时期的“巡阅使”“镇守使”和“都督”的职务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295511715_1b2d8aca302001bu3c.html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的称谓繁多,巡阅使、镇守使、巡按使和都督等职务让人眼花缭乱。这些职务的职衔都是从清朝演化而来,它们具体掌握什么样的权力?与清朝以及现代的军职又有何相似度?本文将为您一一解析。

新知荟聚

通俗易懂地说,“巡阅使”相当于现代的大军区(战区)司令员,这是个非常高级的军职,军衔适配中将或上将。例如,张作霖在1918年就任“东三省巡阅使”的时候,已经是陆军上将。

而“镇守使”则相当于现代的警备区司令,民国时期多以师、旅长兼任,军衔适配少将或大校。以冯玉祥为例,他在1918年担任“湘西镇守使”时,同时担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叙衔少将。

从字面上理解,“使”这个字代表是由皇帝或中央政府任命的专门官员,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从历史时期来看,巡阅使、巡按使(省长)、镇守使都是北洋政权的官职,到1927年国民政府行使权力后,这些职务全部废止并启用新的职务名称(偏远地区稍慢)。

从历史沿革上佐证,巡阅使基本相当于清朝的“总督”,一般是北洋政府授予至少掌握二省以上军政权力的军阀。例如,“两湖巡阅使”吴佩孚、“两广巡阅使”陆荣廷、“闽浙巡阅使”孙传芳等,这都是北洋军阀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所握有的地盘类同于清朝的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闽浙总督。张作霖的权力自然等同于前“东三省总督”。

至于仅能控制一省军政的军阀,则一般任为“都督”,比如阎锡山、蔡锷,民国时期分别是山西都督和云南都督。

镇守使基本相当于清朝的“总兵”一职,率领一支部队驻扎在各省的战略要冲,兼有剿匪和弹压地方的作用,属于中级军职。到国民政府时期这一职务大多更改为某某地区“警备司令”。例如,冯玉祥早年驻防的“湘西镇守使”辖区,到抗战初期就是唐生明“常德警备司令”的权力范畴。

因此,巡阅使按惯例是可以称为“大帅”的,镇守使只能称其为“将军”,级别有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镇守使和总兵、警备司令都是由中央陆军部门任命的正规军职务,经常都下辖一定数量的野战部队,因此与“保安司令”以及现代的“省军区司令”都是有区别的,后两者仅指挥地方部队、保安团、警备团等等。

我们举个最直白的例子就清楚了,江桥抗战中最先进攻马占山的汉奸张海鹏,后来曾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在投靠日寇之前,其职务就是“洮辽镇守使”兼骑兵第32师师长,驻防辽宁北部和吉林洮南这一地区,特点是跨省跨市、手下有正规军。当然,汉奸的下场总是不会好的,1951年张海鹏被以汉奸罪枪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