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打卡网红五亭桥!
扬州瘦西湖:打卡网红五亭桥!
瘦西湖的五亭桥,作为扬州的地标性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的古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扬州数百年来的历史记忆。
历史渊源:乾隆年间的皇家工程
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时任两淮盐运使高恒主持建造。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首次巡游扬州时,因瘦西湖尚未疏浚,无法乘船直达平山堂,只得舍舟登岸步行,留下了遗憾。六年之后,当乾隆再次南巡的消息传来,高恒决定疏浚莲花梗,建造莲花桥,以确保皇帝能够顺利乘船游览。
五亭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高恒巧妙地将“桥、亭”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群集于一桥之上,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南北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更展现了扬州文化的兼容并蓄。
建筑特色:南北风格的完美融合
五亭桥全长57.99米,宽6.16至18.77米,桥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桥上建有五座亭子,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的设计融合了北京北海金鳌玉桥和五龙亭的特色,将桥、亭合二为一,形成独特的亭桥结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评价:“赵州桥是中国最古老的桥;卢沟桥是中国最壮美的桥;五亭桥是中国最秀美的桥。”茅老的一个“秀”字突出了五亭桥的雅致之美。五亭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独具一格,最大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
文化意义:扬州园林的点睛之笔
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扬州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扬州从明清时期的繁华到现代的变迁,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诗画记忆。桥上五亭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与拱形桥身比例适当,配置和谐。桥下列四翼,桥身正侧共有15个桥孔。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称:“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滉漾。”
游览攻略:如何拍出网红大片
最佳游览路线
建议从瘦西湖南门进入,依次游览长堤春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等景点,最后到达五亭桥。具体路线如下:
- 南门进
- 长堤春柳(进门的第一个景点)
- 徐园
- 小金山
- 钓鱼台(这个位置拍五亭桥真的巨美)
- 水云胜概
- 五亭桥
- 白塔
- 熙春台
- 二十四桥
拍摄技巧
- 最佳机位:从钓鱼台拍摄,这里是一个三面临水的半岛,可以同时捕捉到五亭桥和白塔的美景。利用框架构图,以亭子的圆门作为前景,将五亭桥框入画面,可以拍出极具层次感的照片。
动态捕捉:尝试拍摄游船经过五亭桥的瞬间,动静结合,更显生动。可以站在桥上,等待游船经过时按下快门,或者使用慢门拍摄,让水面产生丝绸般的质感。
人物摄影:在桥上拍摄人像时,可以让模特站在桥的最高点,以五亭桥为背景,利用逆光拍摄剪影效果。或者让模特坐在桥边的石栏上,以湖景为背景,拍摄休闲风格的照片。
夜景拍摄:傍晚时分,五亭桥会被灯光点亮,倒映在湖面上,美不胜收。可以使用三脚架拍摄长时间曝光,捕捉水面的倒影和灯光的轨迹。
实用信息
- 门票价格:成人票95元,儿童票50元
- 开放时间:7:30-17:30(淡季),7:30-18:00(旺季)
- 交通建议:建议乘坐公共交通或骑共享单车前往,景区周边停车较为困难。
-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节,尤其是烟花三月和金秋时节,景色最美。
五亭桥不仅是瘦西湖的地标,更是扬州文化的象征。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五亭桥都展现出不同的风情,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在五亭桥上,不仅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还能感受到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