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香饽饽!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成香饽饽!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高,销量和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带动了对该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政府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以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间接促进了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
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上百万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约10万人,人才缺口尤为突出。
作为一线城市,广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尤为迅猛。2021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15万辆,产业链相关企业超4000家。番禺区依托番禺汽车城,以及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等整车制造企业,配套多家产业链零部件企业,快速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带。此外,在花都区、天河区、增城区、从化区、南沙区也均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分布。
高技能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以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为例,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电控系统等岗位需求量大。例如,理想汽车2025届校招就开设了BMS应用层软件工程师、PACK结构工程师、PACK技术工程师等多个相关岗位。蔚来汽车和吉利集团也在积极招聘BMS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等人才。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提高,对软件开发和算法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23年,车载软件研发岗位平均薪酬增长18%,模拟芯片设计岗位月收入近5万元。造车新势力车企更是高薪“抢才”,车载软件研发岗位月薪可达3.5万元以上。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的需求也日益突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492.9万辆,同比增长30.1%;累计销量494.4万辆,同比增长32%。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专业的维修技师需求大增。维修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掌握传统汽车的机械、电气技术,还要熟悉电子电路、编程等新技术,使用解码仪、示波器等数字化维修工具。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国家层面,2025年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具体而言,对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对报废上述符合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上述符合条件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
广州市也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市将建成国家级智能汽车产业化示范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国家5G车联网先导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和汽车国际贸易中心。具体指标包括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万辆,渗透率达到50%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整车生产依赖工艺工程师,而新能源汽车则需要大量“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研发人才。同时,行业还需要既熟悉传统汽车又精通智能网联的复合型人才。
总结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生产,从技术研发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对于有志于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将是立足这一行业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