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珍珠奶茶如何选材更健康?
新规下珍珠奶茶如何选材更健康?
2月8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其中一项重要调整引发广泛关注:禁止在淀粉制品中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广受欢迎的饮品,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木薯粉圆)首当其冲,这一变化将如何影响行业和消费者?
脱氢乙酸钠:从“防腐利器”到“健康隐患”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广谱类防腐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然而,新的科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最新标准中明确禁止其在淀粉制品中的使用。
行业积极应对,创新升级进行时
面对新规,各大茶饮品牌迅速行动,纷纷调整供应链和生产工艺。例如,广州贵师傅食品有限公司早在去年11月就推出了“0脱氢乙酸钠”版本的珍珠粉圆。其他品牌也通过更换供应商、调整配方等方式,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
在新规的推动下,企业开始探索更健康的防腐方案。一些品牌转向物理防腐配合天然防腐剂的使用,如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进行保鲜。虽然这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在规模化效应下,成本有望被摊薄,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产品涨价。
消费者如何选择更健康的珍珠奶茶?
查看配料表:选购时要仔细查看配料表,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不含有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选择信誉品牌:优先选择大型连锁品牌,这些企业通常具有更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更好地执行新规要求。
关注品牌公告:留意品牌官方渠道发布的相关信息,了解其应对新规的具体措施。
理性消费:虽然新规提高了食品安全标准,但珍珠奶茶仍属于高糖高热量饮品,建议适量饮用。
健康化趋势引领行业新方向
新规的实施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标准更新,更标志着茶饮行业正加速迈向健康化。品牌纷纷聚焦健康品质升级,从原料选择到生产工艺都在进行全面革新。例如,一些品牌开始使用更优质的奶源,推出低糖、低脂、低卡路里产品,甚至与健身品牌合作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尽管新规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这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小型企业可能因无法承担高昂的研发与生产成本而退出市场,而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的大型品牌则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结语
新规的实施是珍珠奶茶行业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标准,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次利好消息,未来我们将能享受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饮品。对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不断创新、严把质量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