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畔的诗意栖居:建设村的艺术乡建之路
东钱湖畔的诗意栖居:建设村的艺术乡建之路
在宁波市东南近郊的青山绿水间,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这便是被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而在这片湖光山色之中,一个充满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古村落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它就是建设村。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建设村位于东钱湖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形成了独特的带状环形村落布局。这种地貌不仅赋予了村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塑造了其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片湖山,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携西施隐居于此,为村庄留下了浪漫的历史传说。
作为宁波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村入选了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村内保存着椿茂里墙门、顺兴里墙门等清末民初的古建筑,以及余氏宗祠等历史遗迹,每一块青砖黛瓦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艺术乡建:让古村焕发新生
近年来,建设村通过艺术乡建项目,为这座千年古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乡村脸庞”影像展,这个由摄影师周伟平等人发起的项目,旨在为建设村打造一个完整的影像档案。
受阿涅斯·瓦尔达和JR执导的纪录片《脸庞村庄》的启发,周伟平等人自2019年开始自筹资金发起乡村脸庞项目。2021年10月,他们选择在东钱湖畔的建设村落地第七个展览。项目团队经过近六个月的田野调查,对建设村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挖掘,最终完成了近20余件影像作品。
“乡村脸庞”展以“绵长的时间”为主题,通过影像介入延续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与记忆。展览不仅展示了建设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记录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这些影像作品被喷绘在村中的老宅墙面和公共空间,成为村庄的一部分,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
艺术乡建项目的实施,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村党支部书记朱球表示:“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赋能建设村,争取打造‘艺术乡建’的省域典范。”
特色景点与游玩体验
漫步建设村,处处皆是风景。村口的宁波老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渔”艺术装置则展现了村民世代相传的渔耕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棵矗立在村中的“灯塔树”,它不仅是村庄的地标,更象征着希望与指引。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除了艺术装置,建设村还保留了许多老物件墙,这些墙面镶嵌着村民捐赠的老式农具、生活用品,仿佛一面面时光之窗,让人得以一窥过去的岁月。
村中还设有多个咖啡馆和特色餐厅,其中粗茶淡饭、茉酸奶、大富炸货铺等已经开业,而星巴克、蜜雪冰城等知名品牌也正在筹备中。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当地美食,体验乡村生活的悠闲与惬意。
游玩路线方面,建议从宁波老墙出发,依次游览艺术装置、老物件墙,体验当地美食与夜间活动。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前往附近的宁波院士中心、小普陀等地游览。交通方面,自驾可导航至“东钱湖建设村”,距宁波主城区约20分钟车程;公交可乘701路、901路、907路或971路到达。
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建设村的艺术乡建项目,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更深刻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的介入,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村民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村庄的经济活力也得到了激发。这种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如今的建设村,已经成为宁波市“十大最美古村”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村落,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乡村,展现着中国乡村发展的新面貌。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既能感受传统文化,又能体验现代艺术的地方,不妨来建设村走一走,感受这座千年古村在艺术乡建项目下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