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经开区污水处理新技术大揭秘!
桐城经开区污水处理新技术大揭秘!
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了一座5万m³/d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采用多项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成为安徽省内光伏及化工类工业污水厂的示范工程。
创新工艺引领污水处理新趋势
两阶段高效沉淀池除氟工艺
针对工业废水中氟化物含量高的问题,该厂创新性地采用两阶段高效沉淀池处理工艺。通过分步投加除氟剂,将8mg/L的氟化物浓度逐步降低至1.0mg/L。这种分步处理方式相比传统一次性处理,可节约30-35%的除氟药剂成本,即每年可节省约1600万元运营费用。
此外,该工艺还采用了介质沉淀池技术。通过投加介质载体形成高密度絮体,有效提升了沉淀效率,降低了水力负荷和占地面积。
炭吸附高密度沉淀池
在深度处理阶段,该厂采用了先进的炭吸附高密度沉淀池工艺。通过粉末活性炭(PAC)的深度吸附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惰性有机物。相比传统的臭氧工艺,该技术每年可节约约1000万元运营费用。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 原水在活性炭接触池内与粉末活性炭充分混合,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物。
- 经过混凝池投加混凝剂,使水中胶体脱稳。
- 在絮凝池中投加高分子絮凝剂,与粉末活性炭颗粒和回流的微砂在慢速搅拌下形成絮体。
- 絮体在沉淀池中沉降,微小絮体在斜管作用下进一步分离,澄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
- 循环系统将活性炭和微砂分离,饱和活性炭排出系统,部分回流至系统内循环使用。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 活性炭循环使用,相比一次性投加可节约50%成本。
- 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浊度、色度等。
- 沉淀池表面负荷高,出水无炭粉漏出。
- 占地面积小,仅为传统沉淀池的1/10到1/30。
- 启动灵活,10-30分钟即可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集约化设计与智能化管理
为节省用地并优化运营管理,该厂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
集约化设计:将多个构筑物合建,如A2O-AO生化池与二沉池合建、炭吸附接触池与深度除氟介质沉淀池合建等,相比传统设计可节约1/2到1/3的占地面积。
BIM技术应用:对核心工艺进行动态模拟及三维协同设计,确保各专业间的高度协作,提升设计质量和处理效果。
智慧管理平台:集成污水厂运行动态管理、水质监测、组态监测、能耗监测、智能加药、网络安全、物资管理、告警管理等模块,实现全面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确保处理水质达到环保标准,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未来展望:MBR技术的创新突破
安徽中邦济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最新获得的MBR污水处理装置专利,为污水处理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该专利设计通过创新的框架结构和卡槽设计,使膜片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有效解决了传统MBR膜组件维护困难的问题。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膜组件的使用效率和耐用性,还为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桐城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当地工业废水处理难题,还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工业污水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经验。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水环境治理将更加高效、经济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