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重磅:黄连素通过KCNH6钾通道实现“智能降糖”
Nature子刊重磅:黄连素通过KCNH6钾通道实现“智能降糖”
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传统中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连素,通过抑制KCNH6钾通道发挥降糖作用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更为开发避免低血糖风险的新型降糖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KCNH6:胰岛素分泌的新型“开关”
胰岛素促泌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但传统药物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无论患者血糖水平如何,都会降低血糖,从而导致低血糖风险。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糖尿病治疗领域。
杨金奎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控制胰岛素分泌的新“开关”——KCNH6钾通道。与传统的ATP依赖钾通道(KATP)不同,KCNH6只在高血糖条件下发挥作用,具有“智能降血糖”的特性。
黄连素:首个作用于KCNH6的降糖药物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黄连素正是通过作用于KCNH6钾通道来实现其降糖效果的。具体机制如下:
- 黄连素与KCNH6钾通道结合,抑制其功能
- 这一抑制作用延长了胰岛β细胞的动作电位
- 动作电位的延长导致电压依赖性Ca²⁺通道开放
- 细胞内Ca²⁺浓度升高,触发更多胰岛素分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具有高血糖依赖性,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才会发挥作用,从而避免了传统药物导致的低血糖风险。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该研究已成功完成人体高葡萄糖钳夹I期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黄连素通过KCNH6通道发挥降糖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一发现不仅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更为开发新一代“智能降血糖”药物指明了方向。
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突破
黄连素是从传统中药黄连中提取的生物碱,千年来一直被中医用于治疗消渴病(即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黄连素的具体作用机制,更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中药的作用原理,为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奠定基础。
结语
杨金奎教授团队的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揭示了黄连素降糖作用的新机制,更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基于KCNH6钾通道的新型降糖药物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