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方揭秘:非法翻墙背后的黑产链
广东警方揭秘:非法翻墙背后的黑产链
近日,广东湛江市公安局在“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成功破获一起网络黑灰产业链案,主要嫌疑人许某斌通过创建网站并出售“翻墙”软件账号及加速软件账号谋取非法利益,发展了百余名销售代理人。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非法翻墙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更警示我们关注网络安全风险。
产业链揭秘:从开发到销售
开发环节:低成本高回报的技术诱惑
开发一款翻墙软件究竟需要多少成本?据业内信息显示,一个简单的VPN应用开发周期约为7天,预估费用仅为4900元。这意味着,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一个人或小型团队就能快速开发出翻墙软件。低门槛、高回报的技术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涉足这一非法领域。
销售环节:多渠道布局的营销网络
翻墙软件的销售渠道呈现多样化特征。犯罪分子通常会创建专门的网站进行销售,如朱某案件中,嫌疑人通过设立多个网站销售代理或自行建立的VPN“翻墙”软件。此外,电商平台也曾是重要销售渠道,但随着监管趋严,许多不法分子转战个人社交账号,通过朋友圈、社交群等私域流量进行隐蔽销售。
使用环节:庞大的市场需求
翻墙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包括对境外信息有需求的个人、企业,以及从事网络犯罪的不法分子。据统计,一些大型翻墙软件平台注册用户可达数万人,如刘某案件中,其搭建的网站用户总数达1万余人。庞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了非法翻墙产业的扩张。
利润与风险:一场危险的博弈
高额利润:非法产业的诱人诱惑
非法翻墙产业的利润空间令人咋舌。据公开案例显示,王某等人通过搭建VPN代理程序,累计注册用户20000余人,非法获利人民币共计147万元;刘某通过开发和售卖翻墙软件非法获利40万元;李某通过售卖翻墙软件获利6万余元。这些案例充分说明,非法翻墙产业确实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
法律风险:触犯刑法的严重后果
然而,高额利润的背后是巨大的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已判决的案件中,犯罪分子不仅被判处有期徒刑,还需缴纳高额罚金,违法所得也被全部追缴。如王某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年、一年,并处罚金20000元、10000元、5000元;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结语:网络安全不容忽视
非法翻墙产业链的存在,不仅威胁着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更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使用非法翻墙软件,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