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团队研究:营养与免疫的科学关联
赵文华团队研究:营养与免疫的科学关联
2020年,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文华研究员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营养与人体免疫”的系统综述,为公众提供了科学的营养指导。这些研究不仅总结了营养与免疫的关系,还详细探讨了膳食营养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提升免疫力提供了权威的营养建议。
营养与人体免疫: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
赵文华团队指出,营养与人体免疫一直是营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发现,营养状况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帮助人体抵抗疾病。
营养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团队通过系统综述发现,多种营养素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例如,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脂肪酸等营养素的缺乏或不充足都会影响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体表现为免疫指标如CD3+、CD4+、CD4+/CD8+比值,以及IgA和IgG水平的变化。
研究还发现,补充某些营养素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锌、维生素A等,可以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疾病风险。这表明,充足的营养状态对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膳食模式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赵文华团队还研究了不同膳食模式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膳食模式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不同膳食模式根据食物摄入特征具有不同的炎症潜力,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免疫功能。
例如,地中海膳食模式和以蔬菜、水果、豆制品、鱼和奶制品摄入较高的健康膳食模式,可以降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标志物,改善慢性炎症性疾病,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而西方膳食模式则可能增加炎症因子浓度,提高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临床应用与实践指导
2023年发布的《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一步强调了营养素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共识指出,通过循证医学证据回顾,从有效性、安全性、成本效益比等方面分析,可以确定免疫营养素的具体作用机制、最佳给予时间和方式,以及在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最优化配比。
这些研究成果为临床营养支持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营养治疗的规范化应用,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建议
基于赵文华团队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用建议:
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锌、维生素A、D、E等对免疫功能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采用健康膳食模式:如地中海膳食模式,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适量补充特定营养素: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补充乳铁蛋白、乳清蛋白等免疫营养素。
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肿瘤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需要重视营养摄入,必要时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赵文华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营养指导,帮助我们通过合理的饮食提升免疫力,维护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营养与免疫的关系,通过健康饮食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