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未来一周阴雨绵绵,这些地方适合避雨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宁未来一周阴雨绵绵,这些地方适合避雨游!
引用
新华网
等
9
来源
1.
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419/4cacfca5ac714762a5e0b644edcc443f/c.html
2.
https://you.ctrip.com/travels/chongzuo837/4148404.html
3.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5351494
4.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destination/guangxi-100052?curr=JOD&locale=zh-HK
5.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chongzuo-837-128773933/
6.
http://qx.nanning.gov.cn/ztzl/tqybcx/
7.
https://qx.nanning.gov.cn/?f=7mb
8.
http://waptianqi.2345.com/mip/nanning-59431.htm
9.
http://gxwj1.package.qunar.com/user/id=2903717551
南宁未来一周阴雨绵绵,气温适中,湿度较大。如果你计划出游,不妨考虑一些室内景点或有遮蔽的景点,既能避开雨水又能享受丰富的文化体验。以下是三个适合雨天游玩的景点推荐:
01
南宁海底世界
南宁海底世界位于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内,是一个集海洋生物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海洋生物,了解海洋知识,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
- 开放时间:9:00-17:30(17:00停止售票)
- 门票价格:成人票120元/人,学生票60元/人
- 交通方式:可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到达青秀山风景区,然后步行至海底世界
- 游玩建议:建议提前在网上购票,以节省排队时间;可以带些零食和水,因为馆内的餐饮选择较少;注意不要触摸或惊吓海洋生物。
02
广西科技馆
广西科技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是一个集科普展览、科技教育、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场馆。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了解科技发展、培养科学兴趣的好去处。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入馆)
- 门票价格:免费,但需要提前预约
- 交通方式:可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到达科技馆站
- 游玩建议:建议提前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预约门票;可以带些零食和水,因为馆内的餐饮选择较少;注意不要触摸展品,遵守馆内规定。
03
扬美古镇
扬美古镇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古色古香的街道和建筑非常适合雨天漫步和拍照。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是了解广西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 门票价格:免费
- 交通方式:可乘坐公交车或自驾到达古镇
- 游玩建议:建议穿舒适的鞋子,因为古镇的街道可能会有些湿滑;可以带把伞,既可遮雨又可拍照;注意保护古镇的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除了以上三个景点,你还可以考虑去南宁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室内场所,或者在酒店享受spa、游泳等服务,都是不错的选择。记得带上伞具,保持愉快的心情,享受南宁的雨天时光吧!
热门推荐
美推动四代机升级改造提升2030年前后高端战争能力
体检报告异常指标分析:如何解读并采取行动?
春耕时节农村沼气设施安全使用手册
如何通过邮件有效吸引外贸客户回复
圣诞节起源与全球传播:深度解析
东北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沈阳目前在运行6条,在建5条,报批7条
4 个无意识的行为,让你的脂肪肝越来越严重
《城堡的兴亡:从战争到和平》:一座城堡的发现之旅
枸杞树怎样种植
草龜養成計畫:最友善療癒系烏龜萌寵飼養全解析
如何正确使用热熔胶涂布机
赫尔曼·黑塞
橙色预警!天津将迎12级大风,中国气象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霍金亲传弟子揭秘:24个神奇公式将宇宙奥秘一网打尽
“宝藏小城” | 渭南华阴市:立足华山 做强旅游
贴片电阻规格怎么看?标识解读指南
创A带动河北钢铁产业绿色转型
快递员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
Science子刊:我们为什么需要睡觉?深度睡眠有助于清除大脑垃圾
求职信写作指南:从开头到结尾的完整攻略
新农村自来水过滤设备何以去除余氯?
交通事故导致手机摔坏能原价赔偿吗
千年壁画,万卷经书: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与现代启示
臧克家:碧海沃土育诗翁
这两处长息肉,发现后到底要不要割?
如何在合同中设置违约金
认识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
北京画院年会:学者共话“齐白石何以成为大师”
孤山寺北贾亭西,文化深邃中的杭州诗韵解读
老人最易缺的七种营养,一张表自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