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比茨案看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从卢比茨案看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2015年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航班在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途中,于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坠毁,机上144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起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最终被调查人员确定为一起蓄意坠机事件,而肇事者正是当时在驾驶舱内的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
调查发现,卢比茨在事发前曾因严重抑郁就医,并在警方在其公寓中发现了被撕碎的病假条,休假日期包括航班失事当天。这一发现引发了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广泛关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等。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变化、精神运动迟滞、疲劳、无价值感、注意力减退以及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等九大症状。
然而,卢比茨的案例是否意味着所有抑郁症患者都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答案令人欣慰。研究表明,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会表现出暴力倾向。英国每年约有50-70例杀人案件发生,其中固然有人在犯罪时患有精神疾病,但在任何特定时间,英国人口中估计有700万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而这些罪犯在其中所占比例极小。
一项在美国进行的麦克阿瑟暴力风险评估研究也显示,除非涉及吸毒或酗酒,否则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人在暴力犯罪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事实上,吸毒和酗酒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而精神疾病本身并不足以增加暴力倾向。
尽管如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仍然普遍存在。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公众认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更可能有暴力倾向。这种错误认知不仅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心理负担,也阻碍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进程。
为了消除这种偏见,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实状况。研究表明,通过详细说明各种事情的来由,如门为什么要锁上、人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等,可以有效减少精神病院中的暴力事件。这种做法旨在尽量减轻患者的挫败感,尽可能降低不确定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现有的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机制。例如,由于担心因心理问题被吊销飞行执照,许多飞行员可能会选择隐瞒自己的病情。这种情况下,即便有再严格的体检和心理测试,也难以准确评估飞行员的精神状况。
卢比茨案是一个悲剧,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偏见的理由。通过深入了解精神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行为,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