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沃尔特·坎农教你管理饥饿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沃尔特·坎农教你管理饥饿感

引用
百度
5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3%E5%B0%94%E7%89%B9%C2%B7%E5%9D%8E%E5%86%9C/5106520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7769410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84333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3%E5%B0%94%E7%89%B9%C2%B7%E5%B8%83%E6%8B%89%E5%BE%B7%E7%A6%8F%C2%B7%E5%9D%8E%E5%86%9C
5.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B2%83%E5%B0%94%E7%89%B9%C2%B7%E5%9D%8E%E5%86%9C

“饥饿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感受,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简单的感受背后,藏着复杂的科学原理。从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的实验发现,到现代医学对饥饿感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对饥饿感的理解已经越来越全面。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饥饿感的产生原理,并提供实用的管理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一日常感受。

01

从空胃收缩到情绪反应:饥饿感的科学解读

说到饥饿感研究,不得不提美国著名生理心理学家沃尔特·坎农。他通过X射线观察发现,饥饿感是由空胃的强力收缩引起的。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饥饿感的生理基础,也为后续研究开辟了道路。

坎农还发现,饥饿感与情绪密切相关。他在《疼痛、饥饿、恐惧和愤怒时的身体变化》一书中指出,情绪是一种应急反应,会触发身体指向需要源以应对紧急情况。他将下丘脑定义为情绪行动的控制中心,这一发现对理解情绪性饥饿至关重要。

02

饥饿感的产生机制:从血糖到神经调节

饥饿感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和机制:

  1. 血糖水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重要来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当血糖含量低时,会激发下丘脑的两侧兴奋,引起饥饿感。

  2. 下丘脑作用:下丘脑是调节饥饿感的关键部位。当血糖含量高时,会激发下丘脑的内腹侧的兴奋,引起饱腹感;当血糖含量低时,会激发下丘脑的两侧的兴奋,引起饥饿感。

  3. 体液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制约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高时,会妨碍血糖作为能源利用,导致饥饿感。此外,十二指肠分泌的胆囊收缩素(CCK)在食物充足时会抑制胃的排空,产生饱腹感。

03

情绪与饥饿感: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

坎农将下丘脑定义为情绪行动的控制中心,这一发现揭示了情绪与饥饿感之间的密切联系。当我们处于压力、焦虑或抑郁状态时,身体会释放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这会刺激食欲,导致情绪性饥饿。

此外,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情绪性进食”现象,也进一步证明了情绪与饥饿感的互动关系。很多人在情绪低落时会通过进食来寻求安慰,这种行为虽然能暂时缓解情绪,但长期来看会导致体重增加和其他健康问题。

04

如何科学管理饥饿感

  1. 区分生理饥饿与情绪饥饿

学会区分两种饥饿感是管理的第一步。生理饥饿通常伴随着胃部咕咕叫、头晕或虚弱感,而情绪饥饿则往往与特定情绪相关,如压力、孤独或无聊。

  1. 调整饮食结构
  •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能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建议每餐包含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豆类等。
  • 多吃高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富含纤维,能延缓胃排空时间,保持血糖稳定。
  •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糙米、燕麦等。
  1. 情绪管理
  • 寻找替代活动:当感到情绪性饥饿时,尝试进行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如散步、听音乐或做深呼吸练习。
  • 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规律运动,这些都有助于调节情绪和食欲。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性进食问题严重,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营养师。
  1.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对管理饥饿感至关重要。建议每天定时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05

结语

通过了解饥饿感的科学原理,我们可以更理性地对待这一生理感受。无论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还是管理情绪,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饥饿感,避免过度饮食。记住,适度的饥饿感能促使大脑活跃,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度的饥饿或不恰当的饮食习惯则可能影响健康。希望本文提供的知识和建议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饥饿感,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