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波动,央行出手稳市场
国债收益率波动,央行出手稳市场
近期,中国债券市场出现显著波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59%-1.68%区间震荡。为维护市场稳定,央行果断采取措施,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市场波动加剧
2025年开年以来,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数据显示,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25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7BP,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趋势。国债期货市场也出现分化,TS合约表现较弱,TL合约则在尾盘跳水后微跌0.2%。
央行出手调控
面对市场波动,央行迅速采取行动。自2025年1月起,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此前,央行曾在2024年8月至12月连续五个月净买入国债,累计规模达10000亿元。此外,央行还约谈了部分激进购买国债的机构,并于2024年12月30日公布首批债市违法违规处罚名单,涉及上海东亚期货、天津信唐货币经纪等机构。
市场反应与预期调整
央行政策出台后,市场反应迅速。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升至1.6700%,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升至1.7250%。国债期货市场多数合约收跌,其中2年期主力合约跌幅最大,达0.06%。
市场普遍认为,央行此举旨在遏制债市收益率过快下行的“抢跑”势头。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当前市场对货币宽松存在过度解读,1.6%附近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提前定价了2025年30-40BP的降息预期,但实际政策空间有限。
未来市场展望
展望后市,债市将面临多重因素影响。从国内看,经济复苏基础尚待巩固,CPI同比涨幅处于低位,支撑债市基本面。但同时,资金利率与国债收益率倒挂、股市春季躁动等因素可能对债市形成压制。
从海外看,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签署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政令,并宣布对钢铁和铝征收新关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利好债市。
综合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债市波动或将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可能扩大。在当前复杂环境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合理评估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