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笑中窥史,品味中国式幽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笑中窥史,品味中国式幽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039746_121119378

《中国笑话史》作为首部以中国笑话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以海量史料为参照,从“笑话”这一解读中国历史与文明形态的视角出发,为读者展示了品味中国式幽默的别样体验。

已故著名学者王学泰的《中国笑话史》,作为首部以中国笑话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以海量史料为参照,从“笑话”这一解读中国历史与文明形态的视角出发,为读者展示了品味中国式幽默的别样体验。书中,无论是剖析“笑与笑论”,探讨“笑话作为一种文体”,还是解读“引人发笑的几个要素”“幽默感是笑话创作的心理基础”,都展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对笑话历史演进的梳理上,王学泰彰显出深厚的史学功底。由西周至魏晋,笑话经历了萌芽、附庸和自觉三个阶段。在萌芽时期,通过对西周到春秋时代社会状态的描绘,挖掘出最早的笑话与笑事,并于《易经》《诗经》《左传》等文献中寻找笑的踪迹。在附庸时期,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笑话,到《史记》《汉书》等正史中含着眼泪的微笑和严肃背后的诙谐,都展现出笑话与当时社会、思想的紧密联系。而进入魏晋这个“文学的自觉时代”,笑话迎来了独立的契机。从写人物与品评人物的风气,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嘲谑的风气,都推动了笑话的发展,《笑林》的诞生更是标志着笑话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源于网络

当时的笑话是为说理服务的,与个人性格关系不大。《庄子》之“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井底之蛙”,《韩非子》之“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以及《孟子》之“揠苗助长”,《列子》之“杞人忧天”,《尹文子》之“狐假虎威”……诸子典籍里的笑话,精警短小,寓意深刻,生动呈现出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

如果说《笑林》所录笑话大都源自市井小民,那么《世说新语》的诞生则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趣味,以及其侧重语言的机智与隽永。譬如《世说新语·排调》中的一节:“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郝隆生性狂傲、豁达爽朗的名士形象。该书从“赞颂类笑话”“笑话中的温情”“揭示人性丑陋的笑话”等方面,通过一个个或令人捧腹,或发人深思的笑话,勾勒出当时独特的文化氛围,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阶层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复杂多面的人性特点。

笑中窥史,余味无穷。中国式幽默,是溢出来的智慧,是沉淀在历史中的风趣,是镌刻在文化里的诙谐。透过《中国笑话史》这扇独特的窗口,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历史与文明形态的另一种风姿:有民间智慧的蓬勃力量,也有社会万象的鲜活缩影。这种见微知著的解读方式,让我们在轻松一笑间,亦能领略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沉韵味。

本文原文来自《济南时报·新黄河》,有删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