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是啥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是啥意思?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12730523772952

小时候看香港林正英演的僵尸鬼片,那里面的茅山道士可厉害啦。他把手指咬破,给桃木剑增强威力,再用黄表纸画灵符。就在那些鬼怪张牙舞爪快要扑上来的时候,法师一念咒语:“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嘿,就看那桃木剑或者符咒指过去的地方,金光闪一下,妖魔鬼怪要是被击中了,肯定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场景太带劲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句我都熟得不能再熟了。不过,这咒语真和太上老君有关吗?了解点历史的话,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

大多数朋友肯定会认为这是咱们国家本土道教的东西。

道教,就像名字所表示的那样,是关于“道”的教导或者说教,换句话说,就是信仰“道”,通过对精神和形体的修炼来达到“成仙得道”的宗教。它产生于公元2世纪,到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以黄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把春秋战国以来有关神仙、方术的说法继承下来,慢慢就形成了。一般来说,东汉末年“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被当作中国道教的创立者,人们称他为“张天师”。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是道教形成并且确立下来的时期。那个被称作“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里的太上老君,在神妖小说《西游记》当中,也有不少戏份呢,他可是被尊为三清之一。

常听人讲太上老君就是孔子的老师老子,实际上在小说里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呢。还有那像闪电般降妖除魔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要是翻成白话文,就没那么神秘了,就好比是“太上老君啊,快来帮帮我呀,你得像律令一样快快快快快!”

“律令”可不是靠着老神仙的法力发出律条命令,把那些小坏蛋给吓退的意思。民间传说里,“律令”它本身也是个神仙的名字呢。

中国道教的天官星君体系原本非常繁杂,各路人马都有,像斗姆元君、北斗七星君、六十甲子神、南斗六星君、三霄娘娘、四天师、四灵二十八宿、六丁六甲、三十六天将、三台星君、四值功曹、五岳大帝、四海龙王,还有雷祖及其部署之类的。

雷祖,也被叫做“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听说是上古黄帝驭龙宾天后化身而成的。他座下有大弟子雷霆总司,左边是青雷将军侍候着,右边有石雷将军侍候着。还有五方雷王、五方雷帝、雷公、电母以及雷部五元帅等总共三十六名将帅神呢,这些可都是辅佐雷祖有功劳的臣子。

“律令”是雷部给那些大领导跑腿传话的小神。他有法力,跑起来每秒能达到差不多340米,速度和雷声一样。所以道士写符咒时写“如律令”,意思就是这符咒要像律令那样快速执行。要是再加上“急急”,就相当于加急件了,要像律令那样快快地执行。要是加上“太上老君”,那就是十万火急的加急件了,有太上老君的法力加持,要像律令那样以最快速度去执行。

但要是还觉得慢呢,得嘞,道士会创新地在“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后面加上“摄”“敕”“疾”这些字,来加快速度。

不过,民间的说法,并不全是正确的。

据考证,这“律令”一开始根本就不是人名,完全就是一种公文的行文格式。在汉代,好多诏书和檄文的结尾都能看到“如律令”这三个字。“如”就是按照的意思,“律令”最初指的是汉朝政府的律令和命令。写了公文之后加上“如律令”,就是在提醒执行的人,必须严格按照法令去做,不能推脱、走样或者消极对待,违反了法令肯定要被追究。再加上“急急”的话,就是表示情况紧急,要按照法律命令赶紧办理,违反了也肯定要被追究。

我们现在红头文件最后写的“依法依规第一时间办理”,跟这意思差不离。

创教人张道陵以前在东汉做过公务员呢,还当过巴郡江州令。巴郡归益州管,益州差不多就是现在重庆和四川的一部分,就跟三国时蜀国的地盘差不多。巴郡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巴郡的江州就类似现在地级市里的一个区,那张道陵就好比现在的区长,正处级干部。他一直在公务员队伍里混,整天不是写文件就是开会,对文件格式肯定特别熟。他创立五斗米教之后,就把政府公文用到符咒里了,再加上神仙名号,看起来就很神,还号称能驱邪赶鬼呢。

后来啊,王朝更替了,政府公文的格式也跟着变了。可汉朝时的“如律令”却留在民间信仰里,变成了“急急如律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