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遗产人居|住房城乡建设部推介: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遗产人居|住房城乡建设部推介: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8919506_121124715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结了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印发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其中,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主持或参与的多个项目得到推荐,本公众号将进行系列推介。

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原文件摘录

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遵循“最小干预”的保护修缮原则,采用“政府主导+居民自助”的模式推动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保护性修缮和风貌整治。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投入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根据传统民居破损程度给予每平方米400元—1400元资金补助,居民根据个人财力和生活需要出资参与改善院落基础设施,分五批修缮完成保护性院落104所,民居1000余间。投资9.8亿元,开展了“天面、立面、街面”风貌整治,拆除古城违建57处,整治彩钢瓦等不协调建构筑物4000余处,实现了古城历史风貌的延续。

自1980年代,阮仪三教授领衔的同济团队编制完成《平遥县城总体规划(1981—1999年)》,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40年服务平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并且先后编制了《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平遥古城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和《实用导则》(以下简称《民居导则》),在此过程中参与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补助办法》)的设计与实施,并于201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人居型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与改善人居环境兼顾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保留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人居特征:它们历史上是一个生活场所,有些甚至是一个城市、村镇等聚落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今天,它们仍然是一种容纳着日常生活的、依然处在生长、变化中的文化遗产。因此,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人居型遗产”的双重属性:遗产属性与人居属性,是一种“活态遗产”。基于人居型世界遗产地的特征,其保护与发展应达到以下双重目标:

(1)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尊重该类型遗产地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内涵。比如平遥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正是城墙、公共建筑和大量的街巷、传统民居院落等物质遗产与推光漆器、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应建立“整体的”清晰的保护框架,明确保护标准,建立保护监测和评价体系。

(2)改善人居环境——充分考虑该类型遗产地的生活工作等的实际需求,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提供就业机会,提升社会福祉,为城市发展增加持久的内部推动力。

“公私合作,保房也留人”——面向居民的公共政策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内除了文物保护单位以外,还有将近500个传统民居院落,这些院落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但是在2006年之前没有保护措施,长期缺乏必要的修缮和维护,导致大量的民居院落损毁坍塌。同时,为了避免很多历史街区采取的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大量外迁居民的商业开发的模式,平遥古城“以人为核心”来制定具体的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实施措施,形成“政府主导+居民自主”的“公私合作”模式。

2012年平遥县政府发布了《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资金补助实施办法》,简单而言,即政府建立民居修缮专项资金,由古城居民自主提出符合《保护规划》和《民居导则》要求的修缮方案和修缮资金申请,由专家委员会评审给予补助实施修缮。从2012年以来,平遥县政府根据传统民居破损程度给予每平方米400元—1400元资金补助,居民根据个人财力和生活需要出资参与改善院落基础设施,分五批修缮完成保护性院落104所,民居1000余间。通过这项政策,公共补助和私人资金以契约模式结合,将居民日常建筑修缮改造的行为纳入到符合《保护规划》和《民居导则》的要求中。项目也培养和锻炼了当地的修缮设计和施工队伍,并对项目外的其他古民居修缮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比如某民居院落,在修缮之前,厢房的屋顶年久失修、雨天漏水,院门也存在结构性损坏,急需维修。在申请了政府补助计划后,院落主人邀请了当地有资质的施工队严格按照《民居导则》规定的修缮要求进行设计、修缮。工程完成以后,在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顺利得到了10万元政府补贴。


典型的民居修缮补助院落(左图为修缮前,右图为修缮后)

《居民导则》,引导使用者对遗产地特征与价值的认知和正确地保护修缮

《平遥导则》在对象上是针对平遥古城内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传统民居院落和沿街店铺,这不仅是因为普通民居院落和沿街店铺是现有保护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更是因为这是与人的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部分。

《民居导则》详细解析了平遥古城作为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平遥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包括平遥传统民居形成的影响因素、院落和建筑特征、传统材料特征等。向古城居民普及民居的价值所在,让居民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

《民居导则》对传统院落保护从申请到完成的完整工作流程、各阶段工作文件内容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并详细列举了在院落修缮维护中,居民可自行完成的部分和必须经由审批才能实施的内容,即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传统民居院落修缮包括院落格局、屋顶、墙体、木构件、院门、门窗、铺 地、装饰和生活设施等内容;沿街的民居院落还包括沿街立面、台阶、坡道、 铺地与包台、商业店招、街巷照明、户外营业区等方面内容。《民居导则》以简单的图示语言解析传统做法,并且用大量的案例以判例的方式说明常见正确与错误的做法。

《民居导则》分别从功能布局调整、生活设施增设等方面对传统民居院落的功能提升提出建议,使传统民居院落在保留其传统特征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当代生活需求。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病理类型,分别给出专业性建议,希望用科学的办法解决传统建筑材料的性能提升的问题。

《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与《实用导则》


《实用导则》中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公众解释“好的”和“不好”的做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