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毒鹅膏又现江湖!致命杀手如何防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毒鹅膏又现江湖!致命杀手如何防范?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0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8/86679b4eb2384448bfee1e0012a6a65c.s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2%E9%B5%9D%E8%86%8F
3.
https://rs.yiigle.com/CN119999202201/1361162.htm
4.
https://www.hbcdc.cn/jkjy/jkzd/yyyspaq/9128.htm
5.
https://www.guizhou.gov.cn/zwgk/zdlygk/shsyjzdms/wsjk_5870449/jkjy/202405/t20240515_84635640.html
6.
https://www.dailyqd.com/guanhai/326139_1.html
7.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743900/
8.
http://www.cnts.gov.cn/tssrmzf/tsyw/ztbd/kpzs/content/post_2861840.html
9.
http://www.jianghai.gov.cn/bwbj/wsjkj/jkkp/content/post_2853524.html
10.
https://cpd.moe.gov.tw/articleInfo?id=36392

近日,一起发生在河南郑州的中毒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毒鹅膏的关注。一家三口在外出旅游时采摘了看似无害的白蘑菇,食用后却相继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最终全部住进了ICU。这起悲剧的罪魁祸首,极有可能就是被称为“致命杀手”的毒鹅膏。

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又名死亡帽,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常与橡树、栗树和松树等落叶乔木形成菌根共生关系。这种蘑菇的子实体在夏季和秋季最为常见,菌盖直径可达5-15厘米,呈灰褐色至暗灰绿色,湿润时具有黏性,容易脱落。最显著的特征是菌柄上的菌环和基部的菌托,这些特征在鉴别时尤为重要。

毒鹅膏的毒性之强令人咋舌。研究表明,仅需食用30克(约半个菌盖)就可能致命。其主要毒素α-鹅膏蕈碱,对肝脏和肾脏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2-24小时内出现,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随后可能迅速发展为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更令人担忧的是,毒鹅膏的鉴别难度极高。它的外观与一些可食用蘑菇极为相似,即使是专业的真菌学家也难以仅凭肉眼准确区分。例如,毒鹅膏常被误认为是可食用的草菇,这种混淆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

为了预防毒鹅膏中毒,专家建议遵循“三不”原则: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部分品种外形相似,肉眼难以辨别,且市场上售卖的人工培植蘑菇味道鲜美、品种繁多,还安全健康,完全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尝鲜”。此外,出现肝肾损害症状的中毒治疗费用高昂,病人也会承受治疗中的痛苦。不吃是最省钱、最不会痛苦的预防方法。

如果不幸误食毒鹅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2. 尽快就医,进行洗胃和对症治疗
  3. 保留剩余蘑菇样本,有助于医生判断毒素类型,制定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中毒患者在初期症状缓解后可能会进入“假愈期”,此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遵医嘱留院观察,以防病情反复。

毒鹅膏的威胁不容忽视,但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和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在此提醒广大读者,面对野生蘑菇,最安全的选择就是:只欣赏,不采食。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毒蘑菇,守护生命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