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考古重大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西安考古重大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小雁塔西北角工地开展了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这次发掘不仅发现了隋唐至明清各类遗迹20余处,更揭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五桥并列遗址,为研究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和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古发现:五桥并列的壮观景象
考古人员在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遗址上,发现了横穿街道的水渠及渠上5座并列的桥梁基址。这5座桥址东西并列,中间最宽,两边稍窄,间距大致相同,皆为南北走向。桥台采用叠涩砌砖工艺,砖壁与渠岸之间开挖有生土槽,其下铺设石础,上原安置木柱,建有木桥。虽然木桥已腐朽不存,但砖石结构的遗迹仍清晰可见。
历史意义:都城礼制的实物见证
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据《长安志》记载,朱雀大街“广百步”,折合今150米左右。而本次发掘的五桥并列遗址,中桥中轴线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西岸相距63.5米,据此推算朱雀大街的实际宽度约130米。这一发现不仅为确定朱雀大街的宽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与社科院考古所近年在明德门附近的考古成果相互印证。
文化价值:礼制建筑的典范
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朱雀门外1200多米处,与朱雀门和明德门遥相呼应,体现了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据《大业杂记》记载,隋东都洛阳曾有“通仙桥五道”,但具体形制不明。本次发掘的遗址是目前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同类遗址,也是中国都城礼制文化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实物见证。
学术贡献:开启新研究篇章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都城礼制建筑、道路里坊布局结构、桥梁结构、排水设施以及人工水道的修筑及流向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认识,更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城市规划和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正如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张全民所说:“本次发掘是隋唐长安城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对研究都城礼制建筑、道路、里坊布局、桥梁结构以及人工水道的修筑及流向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发现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就,以及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