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布鲁纳&维果斯基:如何用认知脚手架提升教学效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布鲁纳&维果斯基:如何用认知脚手架提升教学效果?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40883561_764156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8345529
3.
https://www.sohu.com/a/512147482_121123837
4.
https://www.cnblogs.com/liuzhengliang/archive/2009/06/14/1503071.html
5.
https://www.bj21cs.com/news-and-events/news/944.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21/00/22991043_592392404.shtml
7.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77148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330/09/110997_2965770.shtml
9.
https://yanlab.club/index.php/info/91.html
10.
https://www.xueshu.com/haowen/125981.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04/08/30898787_889579697.shtml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5/1012/20/1926_18809.shtml

01

从“不会”到“会”的桥梁:认知脚手架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正在教授“分数的加减法”。她没有直接讲解计算规则,而是先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果一个蛋糕被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他们一共吃了多少?学生们面露难色,显然对这个抽象的概念感到困惑。

这时,老师开始搭建“脚手架”:她拿出实物模型,用8块相同的积木代表蛋糕的8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3份加2份是多少。接着,她引导学生将这个具体操作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最后才引入分数加法的计算规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分数加法背后的原理。

这个教学片段生动地展示了“认知脚手架”在教学中的应用。认知脚手架,这个源自建筑行业的术语,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用来描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临时性的辅助工具或环境支持,帮助学生完成原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就像建筑脚手架一样,这些辅助工具最终会被撤除,学生将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02

理论基石:最近发展区与发现学习

认知脚手架的教学理念,深深植根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之中。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即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帮助,帮助学生跨越这个区域,实现能力的提升。

布鲁纳则强调“发现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来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的情境,提供必要的支持。

03

脚手架的搭建与撤除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脚手架主要分为两类:交互式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

交互式脚手架主要通过人际互动来实现,包括教师的示范、提问、小组讨论等。例如,在教授一篇复杂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信息,帮助他们建立阅读框架。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逐渐减少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

工具式脚手架则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和技术设备。比如,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先通过动画演示实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当学生熟悉后,再让他们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搭建脚手架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通过前测评估、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潜在能力。例如,可以使用CSI(颜色、符号、图像)工具来评估低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或者通过KWL(已知、想知、已学)表格来收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点。

04

支架式教学的三阶段

支架式教学是布鲁纳基于维果斯基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预热阶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

  2. 探索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逐步增加探索性成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提示、反馈等方式提供支持,但要避免过度干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 独立探索阶段: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探索,教师逐渐撤除脚手架。这个阶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5

实践建议:如何有效运用认知脚手架

  1. 精准定位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评估工具,准确把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潜在能力。

  2. 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将复杂的学习内容分解为小步骤,每个步骤都应略高于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

  3. 适时提供支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但要避免过度干预。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答案提供者。

  4. 鼓励同伴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5. 及时撤除脚手架:当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时,应及时减少或撤除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反思与调整:定期回顾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脚手架的设计,确保其有效性。

认知脚手架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搭建和撤除脚手架的过程,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这将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