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于LLM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智能体框架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于LLM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智能体框架研究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0_59235699/article/details/143028570

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其充电行为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新型智能体框架,用于模拟和优化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该框架整合了用户偏好、心理特征和环境因素,通过多个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复杂、适应性强的充电行为模拟。

1. 前言

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它们的大规模融入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对电网有着显著影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需求激增可能导致电网超负荷,损害其稳定性。因此,准确模拟和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模拟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随机建模和基于智能体的模型。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复杂的人类行为和偏好时存在局限性。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智能体的出现,模拟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方法正在发生转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和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生成式基于智能体的模型。

2. 问题描述和准备工作

A.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模型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模型被定义为一个元组{a,o,t},其中a表示行为类型,o是行为作用的对象,t是指示行为发生时间的时间戳。目标是识别一个函数a = f(U, o, t)准确地表示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其中U代表用户特征,o代表充电桩或站点,t代表时间。

B. 基于LLM的智能体

基于LLM的智能体可以表示为一个五元组U = (L, O, M, A, R),其中L代表大型语言模型,O代表目标,M代表记忆,A表示动作,R代表重新思考。这些智能体在多智能体系统中表现出自我激励和社会推理能力。

3. 基于LLM的智能体框架设计用于EV

A. 充电行为

基于LLM的智能体架构设计包括七个关键组件:大型语言模型、角色、规划、记忆、感知、行动和反思。整体框架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

A = f(L,C,P,M,S,A,R)

其中:

  • L代表大型语言模型
  • C代表角色
  • P代表规划
  • M代表记忆
  • S代表感知
  • A代表行动
  • R代表反思

B. 框架维度

GABM框架通过五个维度运作:情景、时间、空间、能源和价格。这些维度确保了全面和逼真的模拟。

图1. 基于LLM智能体框架概述

C. 智能体互动和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计划生成、环境感知、记忆检索、行动选择和行动评估。这个过程确保智能体可以动态适应环境变化,做出最优决策。

4. 基于LLM的智能体框架实施

A. 人设

用户档案决定用户的偏好、个性和行为。在电动汽车充电中考虑人口统计信息、经济条件、心理信息、车辆信息和充电习惯等因素。

B. 计划

规划模块负责生成每日活动、出行和充电计划,以优化电动汽车使用效率。

C. 感知

感知模块收集和处理与电动汽车旅行和充电相关的当前和预测信息,包括交通状况、充电站信息和价格等。

D. 记忆

记忆模块负责存储和管理充电行为数据,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E. 决策制定

决策模块根据用户角色、计划、记忆和感知信息做出合理决策。

F. 反思

反思模块有助于智能体改善决策并优化未来的充电行为,包括计划反思、用户满意度评估和人物形象反思。

G. 行动

动作模块使智能体能够通过特定的行动与环境进行交互,包括充电决策、充电场景、充电时间等。

H. 环境

模拟环境模块模拟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及其对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影响,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地理信息等。

5. 模拟与结果

A. 模拟设置

在中国上海的环境中,模拟了10名出租车司机在7天内的充电行为。每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为60kWh(总容量为75kWh)。模拟设置包括用户信息生成、工作计划生成、Amap API使用、动态决策和每日反思等。

B. 模拟可视化

通过地图可视化展示了上海10名出租车司机的路线、起点和终点,以及充电站的位置。每位司机的路线用线标示,充电站用特定图标标注。右侧显示了个别司机的充电决策,包括时间、充电原因和选择的充电站。

图2. 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模拟

6. 总结

这项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LLM的智能体框架,用于模拟电动汽车充电行为,整合用户偏好、心理特征和环境因素,以优化充电过程。在中国上海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框架在生成个性化用户配置文件、规划日常活动和做出明智、适应性决策方面具有有效性。未来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将更复杂的情景和额外的数据源纳入,以增强预测精度和实际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