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赋能社区医疗服务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赋能社区医疗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的主要成员单位,近年来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通过医联体建设、信息化应用和特色服务打造,不仅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也为社区卫生服务树立了新的标杆。
医联体建设赋能医疗服务
2012年,在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加入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这一合作为社区中心带来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提升。
在医联体框架下,中心与朝阳医院多个重点科室建立了紧密联系,包括心内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呼吸科、肿瘤科、肾内透析科等。通过全脱产学习进修、专业培训、出诊带教、查房会诊等方式,中心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医护人才,提升了诊疗能力,拓宽了科室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医院的远程放射诊断中心、远程医学诊疗平台、区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平台,使得心电图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到朝阳医院的实时阅图分析诊断及超声影像的互动检查诊断成为现实,实现了“拍片在社区、诊断在大医院”的目标,极大方便了患者。
此外,双方建立了规范的转诊制度和流程,打通了双向转诊、会诊、特殊检查的绿色通道。中心接诊的危重症患者可上转至朝阳医院,享受优先待遇;朝阳医院的慢性病、康复期、术后等轻症患者也可转至中心接受延续治疗。这种上下联动的机制,既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又减轻了患者负担。
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力于让“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路”。中心与朝阳医院紧密联系,为患者提供远程阅片、病例会诊、网上查房、病例讨论等信息化服务。
在慢病管理和保障上,中心为辖区内重点人群提供一键呼叫系统、健康指标实时监测、送药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这些措施不仅简化了医疗流程,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增强了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特色医疗服务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辖区内人口结构特点和健康需求,重点打造了多个特色学科和服务项目。
在中医服务方面,中心拥有约50名社区中医师及硕士研究生,其中13名正在跟随北京市名老中医师承政策进行跟师学习。中医诊区的设立,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
康复门诊围绕学科特色,运用康复矫治和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卒中、卒中后遗症、慢性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心还建立了慢性心衰病房,通过医联体组建家庭服务团队,将全科与专科优势充分融合,为基层老百姓提供全面、规范的医疗服务。
此外,中心根据老年病患者需求,开设了透析服务,并每年对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筛查服务。通过收集居民体检数据,中心能够了解健康状态,对居民疾病谱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提醒。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支团队由全科医师担任团队长,并纳入全科护士、中医责任医师、预防保健人员、药师等,为签约居民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合理用药、巡诊等服务。
在规定的基础服务包之外,中心还推出了特色服务签约包,如稳定期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定制服务包、高血压患者身心管理健康服务包等。同时,朝阳区区域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平台和“朝阳健康”App等智能医疗服务包的上线,通过互联网为百姓提供了个性化的家庭医疗服务。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依托医联体的资源优势,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心每年选派多名医务人员到朝阳医院全脱产学习进修。2019年至2020年,中心共选派37人到该院学习进修。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心在医联体的支持下建立了多个特色学科,如胃肠镜学科、呼吸学科、血液透析科等。这些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也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产康服务潜力与前景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针对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康服务的用户评价,但其他社区医院如劲松社区医院的产康服务受到好评,说明社区医院的产康服务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性价比。
社区医院的产康服务通常包括盆底肌评估与治疗、产后身体恢复、母乳喂养指导等项目。这些服务不仅价格合理,还能通过医保报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此外,社区医院的产康服务往往更加贴近居民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和持续性的健康管理。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其开展高质量的产康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居民对产后康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心有望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过医联体建设、信息化应用和特色服务打造,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也为社区卫生服务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中心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