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你的刷牙方法真的正确吗?
全国爱牙日:你的刷牙方法真的正确吗?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口腔疾病,而我国的口腔疾病患者人数更是高达6亿。口腔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那么,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确保护牙齿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
Bass刷牙法:最有效的刷牙方式
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Bass刷牙法,是目前国际公认最有效的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
按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
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图解巴氏刷牙法1、先把牙刷定位,牙刷横着拿,(养成习惯了就不用这一步了)把牙刷对准牙齿和牙龈交接的地方。刷毛与牙齿大致呈45°角。
然后,就可以做水平的运动了,一般可以两颗两颗的刷,当然也可以一颗一颗的刷,前后来回刷10次左右就差不多了。
上排牙齿的后牙的舌侧部分不容易刷到的,所以刷的时候,刷毛对准牙齿与牙龈的交接处,刷柄贴近大门牙
刷咬合面(就是牙齿磨牙咀嚼的较上面)时,窝沟部分很不容易刷干净,力度可以稍微大一点,也是两颗两颗牙,来回的刷就可以了。
刷门牙的时候有点讲究,就是把牙刷竖起来,一颗一颗的上下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杨海涛供稿
口腔卫生常见误区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张红闯博士指出,很多人在口腔保健方面存在一些误区:
智齿拔除会影响智商:智齿,学名是“第三磨牙”,多数一般在将近成年时萌出,被看成是“智慧到来”的象征。但实际上智齿本身跟智慧无关,也请您放心,拔除智齿对您的智力是没有影响的。
洗牙会伤害牙齿:洗牙是非常重要的牙齿保健手段,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非常普及,人们会定期去洗牙,洗牙时如果发现牙齿疾病,牙医会及时进行治疗。但在我国,很多人尚没有这个意识。有些人感觉或者听说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其实那是因为洗牙前有牙结石堆积,加上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炎症从而填塞牙缝。当洗牙后,牙结石被清洁掉,原本牙结石占据的位置空了出来,牙龈炎症消除,就显得牙缝比原来变得明显。
牙齿好就不需要刷牙:正确的刷牙习惯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是日常有效、经济、健康的口腔保健方式。
年龄大了必然掉牙: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未必会因年老而脱落。大多数老年人牙齿脱落主要是因为牙周病、龋齿等原因所致。
成人不能做牙齿矫正:成人进行牙齿正畸,没有特别严格的年龄限制。虽然牙齿正畸越早越好,但成年人如果牙周状况良好,提前和医生沟通好自己的矫正目标,同样可以做牙齿正畸。
种植牙是种一颗种子再让牙齿长出来:种植牙并不是真的种上自然牙齿。它是将与人体颌骨相容性高的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然后在种植体上镶上假牙的一种修复方式。
牙齿拔了可以不去镶牙:牙齿拔了以后需要及时去镶牙。因为口腔中除了智齿,每颗牙齿都有自己必须要承担的功能,牙齿缺失不及时修补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影响咬合功能,导致食物嵌塞引起炎症,降低咀嚼效率影响肠胃吸收。
牙齿不疼就代表没问题: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比如很多人牙齿的脱落是因为长期的牙周病引起,而恰好有的牙周病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主观上的痛感,病人患有牙周病自己却并不知道,这就大家需要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疾病发生至关重要。
夜磨牙是肚子里有虫:夜磨牙,也就是磨牙症,其发病因素复杂,目前认为可能和精神因素、神经因素、咬合因素、口颌系统以及颞下颌关节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和遗传等多因素协同所致。
口腔有异味是肠胃不好:口腔局部问题和全身许多因素都可以引起口臭。如牙龈炎、牙周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气管、肺部感染、消化不良、胃肠炎、便秘、饮酒、抽烟等都可以导致。但是,引起口腔异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口腔内牙齿或者软组织本身的问题,口腔有异味最好先到口腔科检查。
牙刷牙膏越贵越好: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是口腔健康的一半,但绝不是越贵越好。选择牙刷尽量选择小头、刷毛软
实用的口腔保健建议
每天至少刷两次牙,每次两分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
用漱口水去除刷牙和使用牙线后留下的食物残渣。
健康饮食,限制含糖食物和饮料。
每三到四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如果刷毛张开或磨损,则应更早更换。
定期进行牙科检查和清洁。
避免烟草使用。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健康与多种疾病和状况有关,包括:
心内膜炎:当来自身体其他部位(如口腔)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流扩散并附着到心脏的某些区域时,通常会发生这种心腔或瓣膜内膜(心内膜)感染。
心血管疾病:尽管尚未厘清这一联系,但一些研究表明,心脏病、动脉阻塞和卒中可能与口腔细菌引起的炎症和感染有关。
妊娠和分娩并发症:牙周炎与早产和出生体重低有关。
感染性肺炎:口腔中的某些细菌可能会进入肺部,从而导致感染性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某些医疗状况也可能会影响您的口腔健康,包括:
糖尿病:糖尿病会降低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从而让您面临牙龈感染的风险。牙龈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似乎更为频繁和严重。研究表明,牙龈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更难控制。定期接受牙周护理可以改善对糖尿病的控制。
HIV/AIDS:疼痛性黏膜病变等口腔问题在 HIV/AIDS 患者中很常见。
骨质疏松症:这种骨质变弱的疾病与牙周骨量丢失和牙齿脱落有关。某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对颌骨略有损伤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口腔健康状况会不断恶化。
其他可能与口腔健康有关的病症包括进食障碍、类风湿关节炎、某些癌症和导致口干的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综合征)。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正确的口腔保健习惯和定期的牙科检查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重视口腔健康,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远离口腔疾病,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