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每天运动68分钟,糖尿病风险降低74%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交大研究:每天运动68分钟,糖尿病风险降低74%
引用
澎湃
等
5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64568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395008
3.
https://www.sohu.com/a/813548924_121123856
4.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c699e976720d.html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5bce75617d4.html
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悉尼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运动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天进行中等至高强度运动超过68分钟,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74%。
01
研究发现:运动量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UK Biobank数据库的59325名参与者数据,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性占44%。通过佩戴加速度计监测运动量,并结合多基因风险评分评估遗传风险,研究团队在6.8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884例2型糖尿病病例。
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具体而言:
- 与每天运动少于5分钟的人相比:
- 每天运动5-26分钟,风险降低37%
- 每天运动26-68分钟,风险降低59%
- 每天运动超过68分钟,风险降低74%
02
运动强度与遗传风险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发现,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与糖尿病风险降低关联最为显著。中等强度运动指让人出汗和略微喘不过气的活动,如快走;高强度运动则包括跑步等让人喘不过气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带来的益处不受遗传风险影响。即使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最大运动量组的糖尿病风险也低于低遗传风险但不活跃的人群。
03
实用建议:如何通过运动预防糖尿病
基于研究发现和临床指南,建议采取以下运动策略:
- 运动类型: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和抗阻训练(如哑铃、俯卧撑)相结合
-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 运动时机:餐后1小时左右为最佳运动时间
- 注意事项:
- 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
- 穿着舒适鞋袜保护足部
-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水平
04
结语
这项研究为糖尿病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无论遗传风险高低,通过坚持中等至高强度运动,都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建议将运动纳入日常生活,结合健康饮食,共同维护血糖稳定。
热门推荐
功能训练:告别网球肘烦恼
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常见皮肤炎症的外用药,需遵医嘱使用
跟着花花游北海,新乡出发必打卡景点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个生态保护典范的自然传奇
郴州两日游攻略:赏雪景、泡温泉、品美食
字句工整,音韵和谐:解读中国古代格律诗
松茸牛肝菌竞相生长,川西迎来野生蘑菇采摘季
从光线到后期:专业摄影师的蘑菇微距摄影全攻略
春季采蘑菇:认识5种野生食用菌和安全采摘要点
太可怕了 : “少女针”和“童颜针”等胶原生物刺激剂,打完可能出现结节……
九类常见问题影响气体灭火系统验收,附规范要求
湘西自驾游:900公里穿越武陵源、芙蓉镇、凤凰古城,尽览山水人文精华
湖南自驾游攻略:五大自然景区详解,两条精选路线推荐
济南至西双版纳自驾指南:泰山、黄鹤楼到热带雨林
广州彩虹桥:穿越千年的文化地标
日语感叹词详解:6个常用词让你的日语更地道
“怎么回事”:生活中的关心与沟通桥梁,情感与理解的表达方式
高血压必看!血压高怎么调理?8大高血压误区一次讲清
从元旦到春节:农历里的中国传统节日
腊八节里的诗与粥:杜甫陆游笔下的冬日暖意
钟叶军获“大熊猫守护志愿者”称号,邀你一起保护国宝
银杏叶片使用禁忌多,七类人群需禁用,老人小孩慎用
高效搞定澳洲五年签证,保姆级申请攻略来了!
AI对商业摄影的影响和机遇
江苏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年发电量可供23万户使用
洗脸巾选购指南:棉柔巾更安全,两招辨真伪
陈实:器官移植领域的开拓者
贝尔实验室诞生CCD技术,获诺奖奠定数字摄影基石
甲午战败:清军武器失效背后的制度之殇
鸦片战争中的致命缺陷:清军火药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