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企标准化工作: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制造
2024年国企标准化工作: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制造
2024年,国有企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迎来新的政策导向。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通知,今年将重点推进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重要突破。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由我国牵头的7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标准项目立项,涵盖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及换电4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将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智能制造方面,我国标准化工作同样取得显著进展。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 63206《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记录仪 试验和性能评定》正式发布,为各类记录仪技术规范建立了统一基础。同时,工信部发布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6年将制修订100项以上相关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这些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正在为国有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以风华新能源为例,这家集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数字化创新实践,搭建了435个应用,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系统,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
在生产管理方面,风华新能源通过数字化平台与上游供应商打通,实现物料溯源和质量控制。在采购管理方面,企业开发的采购流程系统将耗时从数周缩短至两三天,效率提升50%以上。此外,企业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厂区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通过这些实践,风华新能源不仅优化了内部管理,更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企业在全球拥有7大厂区,分布在肇庆、深圳、印度等地,年营收近10亿元,成为传音等海外畅销手机的电池核心供应商。
总体来看,2024年国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反映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实践。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国有企业正在为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