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站为何悬空?怎么保温?学学这些"冷知识"
南极考察站为何悬空?怎么保温?学学这些"冷知识"
南极考察站是人类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和运营涉及诸多科学和技术难题。本文将为您揭秘南极考察站的建设物资运输、保温设计、悬空结构以及垃圾处理等"冷知识"。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
在完成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替后
于北京时间9日
驶离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前往阿蒙森海
进行为期约一个月的大洋考察
南极神秘的冰川背后都有哪些未知?
考察站的建筑材料是怎么运到罗斯海的?
探索南极 揭秘未知
今天就来一一解答
秦岭站建设物资如何运达罗斯海?
目前,我国已经在南极建立了5座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秦岭站是新时代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于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那么秦岭站的主要建设物资都是如何运到罗斯海的?
中国南极秦岭站站长王哲超介绍,秦岭站的主要建设物资都是通过海运运到罗斯海的,而且今年是两艘船,一艘是雪龙2号,一艘是永盛轮。目前永盛轮正在卸货,雪龙2号在前几天已经完成卸货任务,执行下一阶段的考察计划。未来将有近6000吨的物资通过码头和转运方式运到秦岭站现场,分派到各个区域。
南极考察站如何做到保温又坚固?
建筑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保温、抗风、防火等要求。秦岭站在建设中,采用了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可以抵抗-60℃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腐蚀。考察站一般采用双层或 多层保暖设计,最外层还有一层保温层,就像给房子穿了一层棉衣。
南极考察站为何悬空,是因为太冷了吗?
考察站悬空设计主要是为了应对南极极端的气候条件,包括极端的低温和强风,同时也是防止建筑物底部发生积雪现象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科考队员如何处理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垃圾?
秦岭站的建筑垃圾都是分类保存,然后运回国处理。所有集装箱在完成物资转运后会转化为垃圾箱,用于分类存放垃圾。站内设有垃圾打包间,会对纸板、塑料等垃圾进行分类打包,以减少体积,方便运回国。餐厨垃圾则通过专门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每天处理能力为100公斤。所有处理完的垃圾残渣都会装袋运回国,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