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语言fwrite函数实战经验分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语言fwrite函数实战经验分享

引用
CSDN
7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psy6653/article/details/62037347
2.
https://blog.csdn.net/SwordArcher/article/details/78785928
3.
https://blog.csdn.net/m0_48475532/article/details/125105746
4.
https://blog.csdn.net/afei__/article/details/81835684
5.
https://blog.csdn.net/hffh123/article/details/133431008
6.
https://my.oschina.net/emacs_8845592/blog/17407404
7.
https://www.jindouyun.cn/document/cloud/details/319490

在C语言开发中,fwrite函数是进行文件写入操作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够高效地将数据写入文件,还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享fwrite函数的使用技巧和最佳实践。

01

fwrite函数基础

fwrite函数的基本原型如下:

size_t fwrite(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memb, FILE *stream);
  • ptr:指向要写入数据的内存地址
  • size:单个元素的字节数
  • nmemb:要写入的元素数量
  • stream:指向目标文件的FILE类型指针

成功时返回实际写入的元素数量,若与nmemb不符,则表示发生错误。

02

实战应用场景

1. 二进制文件写入

在处理二进制文件时,fwrite函数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例如,在一个镜头初始化项目中,需要加载一个648*522像素大小的文件。厂商提供的excel表可以通过二进制方式加载,以提高效率并避免数据转换带来的资源开销和精度损失。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onst char *str = "Hello, World!";
    FILE *fp;

    // 打开文件以写入模式
    fp = fopen("output.txt", "wb");
    if (fp == NULL) {
        perror("Error opening file");
        return -1;
    }

    // 写入数据到文件
    size_t result = fwrite(str, sizeof(char), sizeof(str) - 1, fp); // 减1是为了排除字符串结尾的'\0'
    if (result != sizeof(str) - 1) {
        perror("Error writing to file");
        fclose(fp);
        return -1;
    }

    // 关闭文件
    fclose(fp);

    printf("Data written successfully\n");
    return 0;
}

2. 大数据量写入

当需要写入大量数据时,fwrite函数的性能优势尤为明显。通过合理设置缓冲区大小,可以显著提升写入效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 = { 0xFF, '\0', 0x0D, '\n', 11, 22, 33, 44, 55, 66 };
    FILE *fp = fopen("bin.txt", "wb+");

    if (fp == NULL) {
        perror("Error opening file");
        return -1;
    }

    // 写入数据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write((void*)a, sizeof(a), 1, fp);

    fclose(fp);
    return 0;
}
03

最佳实践

1. 缓冲区优化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合理设置缓冲区大小可以显著提升性能。例如,使用100KB的缓冲区进行读写操作:

#include <stdio.h>

inline void putc(char c) {
    static char buf[100000], *pp = buf;
    if (pp - buf == 100000) {
        fwrite(buf, 1, 100000, stdout);
        pp = buf;
    }
    *pp++ = c;
}

inline void fsh() {
    fwrite(buf, 1, pp - buf, stdout);
    pp = buf;
}

2. 错误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重视错误处理,确保数据写入的可靠性:

size_t result = fwrite(str, sizeof(char), sizeof(str) - 1, fp);
if (result != sizeof(str) - 1) {
    perror("Error writing to file");
    fclose(fp);
    return -1;
}
04

总结

fwrite函数是C语言文件操作中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处理二进制文件和大数据量写入时表现出色。通过合理设置缓冲区、注意错误处理,可以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在实际项目中,结合fread等其他文件操作函数,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需求。

通过本文的分享,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fwrite函数的使用技巧,在实际开发中写出更高效、可靠的代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