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Spring Festival风靡全球
春节申遗成功:Spring Festival风靡全球
2025年2月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数居世界第一。
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更是全人类文明宝库的瑰宝。春节申遗成功,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点亮了人类文化的“中国时刻”,展现了中华文化在全球文明版图中的独特价值。
春节:世界的非遗瑰宝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中国人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节日,更是一个充满哲学、天文、礼仪和民俗内涵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哲学;“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是天文;“弟兄团拜处,归去愿成行”,是礼仪;“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是民俗……作为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被列入非遗名录,当之无愧。
五洲同庆:春节的全球影响力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欢庆热潮。据统计,如今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各类春节民俗活动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非遗瑰宝和共庆共享的全球盛事,为各国民众带来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从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到英国伦敦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从日本东京塔到意大利都灵安托内利尖塔,从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国家纪念碑,从墨西哥索玛娅博物馆到塞舌尔“小本钟”……多国地标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映照出红红火火的年味儿。
创新传承:春节文化的现代演绎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庆祝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2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勾勒出“中马友谊万岁”字样,呈现出“春”、蛇、长城、大熊猫、风筝、双子塔等图案,绚烂夺目的光影画卷拉满极具科技感的节庆氛围。
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富恩拉夫拉达市,2025“欢乐春节”蛇年春节公路跑在大年初四一早鸣枪开跑,千余名西班牙民众和旅西华侨华人迎着晨光奋力冲刺,在冬日的赛道上挥洒汗水,庆祝农历蛇年到来。
在阿联酋,“温暖迎春·欢乐春节”2025中国新能源车大巡游举行,来自13家中国车企的60余辆新能源车组成的车队在迪拜集结,沿赛赫阿尔萨拉姆景观路线,一路驶向位于首都阿布扎比的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会场。
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春之际,国际组织和各国人士通过拜年道贺,寄托对世界和平、全球发展的美好期待,表达同中国深化友好、加强合作的真挚愿望,希望新一年收获更多互利共赢。
生肖“蛇”以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春节祝福“关键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春致辞中说:“蛇象征着智慧、坚韧和新生。在当前全球所处的这个艰难时刻,让我们在这些品性的指引下,重振致力于和平、平等和正义的决心。”
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说,春节的色彩、声音和情感超越了语言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世界上越来越多地方参与春节庆祝活动,这种全球性的热情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巨大吸引力。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汉学家哈桑·拉杰布表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和”文化。作为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春节可以促进“和”文化传播,为各国间增进理解与加强合作提供更多智慧。
春节,这一古老又长青、多彩而又温馨的文化符号,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持续为全球文明互鉴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珍视文化遗产蕴含的共同价值,守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文化之光照亮文明互鉴的未来,共同书写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时代篇章。